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参观他山科技,共探 AI 触觉感知合作新机遇

发布时间:2025-03-31 15:26:4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2025年3月28日,香港生产力促进局高层莅临北京他山科技有限公司参观交流。此次访问聚焦AI触觉感知领域,双方深入探讨了具身智能领域的合作方向,旨在进一步深化京港两地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合作。

嘉宾合影

(左起:北京他山科技有限公司CEO马扬,中关村京港澳青年创新创业中心常务副总经理张凯,中关村门头沟园党工委副书记王亚楠,北京他山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滕谌,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主席、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陈祖恒,香港生产力促进局总裁毕坚文,香港生产力促进局首席创新总监都永海)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在机器人和人工智能领域拥有丰富的项目经验,尤其是在机器人硬件架构和智能控制系统开发方面。随着机器人技术、传感器技术和人工智能的持续发展,服务机器人有望在老人院看护、夜间巡视、房间清扫、家庭巡护、娱乐等多个行业和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北京他山科技有限公司作为首批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签署科研合作意向协议的中关村科创企业之一,于 2024年 9月加入“京港研发加速中心”,积极推动智能型机器人技术产业化。作为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他山科技拥有领先的触觉感知技术。

核心技术能力展示

在参观过程中,一场别开生面的发布会吸引了众人的目光。现场亮点频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结合了他山科技尖端触觉感知技术的云迹科技复合多态机器人“UP”,让机械手实现了类人触觉的精准操作。在发布会现场,具备触觉感知的服务机器人灵活地穿梭,为主持人递上话筒,这一贴心举动赢得了现场嘉宾的阵阵掌声。这不仅是技术展示,更是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与他山科技合作落地的一个生动案例,彰显了双方合作的丰硕成果。

具备触觉感知的服务机器人递话筒

合作伙伴联合出海

据悉,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将于4月 11日成立“出海服务中心”,联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为科技企业提供跨境金融、法律咨询、国际标准认证等一站式服务,整合国际化资源,搭建跨境合作平台,精准对接内地技术与全球市场。云迹科技和他山科技也将联合展示这一合作成果,进一步推动两地科技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未来,云迹科技将与他山进一步加强具身智能方向的技术合作,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和智能化水平。

中关村论坛—京港科技成果转化

3月 28日下午,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新闻中心举办了第二场新闻发布会,聚焦京港两地科技合作的前景与展望。发布会邀请了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主席、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陈祖恒,香港生产力促进局总裁毕坚文,以及北京他山科技有限公司 CEO马扬出席。

中关村论坛-京港科技成果转化新闻发布会

马扬在发布会上强调,他山科技深耕人工智能触觉感知领域,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在具身智能方向上已取得显著成果。其中,自主研发的数模混合 AI触感专用芯片及触觉感知算法,成功攻克了触觉多维感知信号同时解析的全球技术难题,已在多个领域得到应用。双方已展开多个关于具身智能方向的紧密合作,未来还将有更多项目在香港落地。

在媒体提问环节,陈祖恒再次强调香港的独特优势,指出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将联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为科技企业提供跨境金融、法律咨询、国际标准认证等一站式服务,整合国际化资源,搭建跨境合作平台,精准对接内地技术与全球市场。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的经验能够帮助他山科技将其技术和相关产品更好地应用于香港和内地市场,助力其积累经验并将业务扩展到海外。借助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贸易枢纽的优势,为他山科技拓展国际市场提供便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实现更多京港科技创新联动,促进京港产业国际化发展。

当前,触觉传感器数据格式碎片化的问题亟待解决,需要建立标准化的数据接口协议以促进跨平台兼容,同时开放数据共享平台,推动行业级触觉数据库建设。他山科技在这一领域积极布局,不仅在硬件上实现了突破,更在软件算法上不断优化,以适应市场的这一需求。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与他山科技的合作,不仅为京港两地科技创新合作树立了新的典范,更将推动我国触觉感知技术产业的发展壮大,助力我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为构建智能感知新时代贡献力量,迈向科技发展的新高峰。

北京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拥有深厚的基础研究底蕴和丰富的科技成果转化经验;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是链接国际创新资源的关键窗口。两地在原始创新、基础研究、创新生态、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化合作,为他山科技等科创企业提供了肥沃的成长土壤。

随着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始终坚守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动高质量发展,鼓励企业加强基础研究与应用创新,提升我国科技核心竞争力。“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将科技创新放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人工智能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在当前形势下,京港两地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将为两地企业带来更多的发展,助力我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取得更大的成就。(李媛)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