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越:以技术创新重塑钢纸产业——一位材料工程师的坚守与突破
发布时间:2025-04-01 11:04:4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在特种材料领域,钢纸作为一种兼具金属强度与纸基柔性的高性能材料,是电力设备、高端制造、新能源等产业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然而,长期以来,国内钢纸行业面临高能耗、低性能、环保性不足等挑战。作为新疆源一科创有限公司的技术领头人,总经理胡越用十余年的坚守与创新,不仅攻克了这些技术难题,更推动中国钢纸产业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的跨越。
(新疆源一科创钢纸生产线高效运转中)
走进新疆源一科创的生产车间,自动化设备正高效运转,一张张性能卓越的钢纸产品从这里走向世界。这个场景的背后,是胡越带领团队十余年如一日的技术攻坚与创新突破。在机器的轰鸣声中,我们仿佛能听到中国钢纸产业转型升级的铿锵足音。这些创新成果不仅为公司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更为整个钢纸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早在2016年,胡越主导的“高强度黑绿研磨钢纸的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就以其突破性的技术成果荣获昌吉州科学技术一等奖。这项技术通过优化纤维配比和化学处理工艺,使研磨钢纸的强度和耐磨性提升了近20%,不仅满足了高端研磨设备的需求,还大幅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能耗。这一成果迅速在市场上得到验证,新疆源一科创的产品订单激增,客户遍布国内多个省市。两年后,胡越再次凭借“钢纸的新技术与应用”项目摘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这一次,他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应用场景,开发出阻燃绝缘电器钢纸,为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可靠保障。
在胡越看来,创新不是孤立的突破,而是系统的变革。他手握30多项专利成果,为行业树立了技术革新与系统性改进的标杆。以其主导开发的技术成果“一种钢纸试制的制作方法”为例,胡越提出从原材料预处理入手,采用全新的化学处理工艺,打破传统方法的局限。这一思路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技术洞察。他带领团队反复试验,精确控制药剂配比、处理时间和温度,经过无数次失败与调整,最终研发出兼具柔韧性与高强度的钢纸。这一专利的成功,不仅填补了国内相关技术的空白,还为公司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数据显示,基于此技术优化的生产流程,使原材料利用率提升了15%,次品率降低了30%,每年为企业节约数百万成本。此外,由他主导研发的“一种钢纸分切过程中边条收集切碎装置”和“一种钢纸生产清洗装置”,将自动化与智能化融入生产流程,不仅简化了原本繁琐的工序,还使单位时间内钢纸产量提升了40%。这一效率的飞跃,让新疆源一科创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增长,提供包括绝缘钢纸、研磨钢纸、超薄/超厚钢纸在内的多样化产品,满足不同行业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如今,公司产品已覆盖国内高端制造市场,并成功出口至多个国家,近三年国际市场销售额占比达42%,在全球钢纸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作为一名材料工程领域的技术领军人物,胡越还牵头公司制定了轻工行业标准《硬钢纸板》,为钢纸产品的质量控制和性能评估提供了规范依据。这一标准的出台,不仅提升了新疆源一科创的产品竞争力,也推动了整个行业向标准化、规范化迈进。正如业内专家评价:“胡越先生的技术创新,不仅提升了钢纸的性能和应用范围,更为行业树立了高质量发展的典范。”而这种典范效应并未止步于技术规范的建立,它更深远地体现在胡越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洞察和前瞻性布局上。
2025年,中国工业用纸市场预计将以年均5%的速度增长,而高性能钢纸因其在新能源、电子电器等领域的广泛应用,需求尤为旺盛。胡越将研发重点放在低碳高性能钢纸技术的突破上,主导了“钢纸低碳高性能创新技术研发”项目,不仅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还顺应了全球绿色制造的趋势,为企业赢得了更多国际客户的青睐。此外,他主导公司团队开发的阻燃绝缘电器钢纸制备技术,则将直接服务于电力行业的安全需求,并将为数以万计的设备提供稳定支持,间接推动了社会基础设施的可靠运行。
胡越的成功,离不开他对技术创新的执着追求。他常说:“材料工程的魅力在于,每一次突破都能为现实世界带来改变。”从昌吉州的一个科研项目,到带领企业走向国际舞台,胡越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一点。他的专利技术,不仅是新疆源一科创的核心竞争力,更是中国制造在全球崛起的一个缩影。未来,随着更多创新成果的落地,胡越和他的团队无疑将继续为钢纸产业书写新的篇章,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在胡越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位材料工程师的使命与担当。他的技术突破,不仅推动了钢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更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宝贵经验。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胡越的故事告诉我们,创新是引领未来的钥匙,而他,正是手握这把钥匙的人。(作者:沈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