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星火照“浙”里:文化特派员点亮城乡融合之路
发布时间:2025-04-03 11:06:3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为探寻文化促进城乡融合的实践与提升策略,于去年10月开始,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一支调研队伍,在指导教师高丽静、陆希的带领下,先后前往浙江省杭州、金华、宁波、嘉兴等地11个地级市,走访江东村、皋城村、义盛村等文化特派员派驻村开展“文化星火照浙里”实践调研活动。“我们希望通过团队的调研,一方面让社会各界对文化特派员这一群体有更加生动直观的印象,另一方面也能够促进乡村的宣传推广,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团队成员说道。
每调研一个村庄,团队成员会与该村的村支书、村民进行沟通交流,深入了解该村的基本状况,包括人口、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本土文化资源等,了解当地文化建设的发展现状。同时也会与派驻次村的文化特派员进行访谈,了解文化特派员在当地开展的文化活动以及派驻结束后的后续发展和未来规划。
文化特派员制度旨在通过向农村地区派驻专业文化人才,提升乡村文化活动质量,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李承华便是派驻到富阳区洞桥镇文村村的文化特派员,作为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设计艺术系教授的他拥有专业的设计能力和丰富的艺术知识。自派驻以来,他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打造“文润文村”文化品牌矩阵,实现乡村农文旅综合提升,成为连接乡村与外部文化资源的桥梁。
在采访江东村村支书方建庆时,他对文化特派员制度赞不绝口。村支书表示:“文化特派员的到来,给我们村带来了新的活力。以前我们组织文化活动,总是缺乏专业指导,形式单一。现在有了何剑伟老师这位文化特派员,我们不仅能和一些高校联合定期举办文艺演出、书画展览,还依托何老师设计的漫画形象开展了文化活动,助推农文旅发展,村民们的收入也极大提高。”据村支书介绍,文化特派员还协助村里制定了文化发展规划,挖掘村庄的历史文化资源,展现江东村的文化风貌。
村民们对文化特派员的工作也给予了高度评价。杭州市上城区丁桥镇皋城村村民说:“以前农闲的时候,大家除了打牌没别的娱乐。现在不一样了,阎敏老师为我们设计了文化礼堂,筹建艺术馆、婚俗馆,为我们举办了唱戏活动,理发活动、还跟我们一起编了村歌,我们还拿奖了。我孙子还去参加过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的魔方课,开心极了。”在与多位村民交流中,团队成员们感受到文化特派员的工作切实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市级文化特派员陈建清派驻村庄嘉兴市海宁市盐官镇,在接受团队成员的访谈时,他分享了自己文化特派员的工作体会:“通过这个做文化特派员,我认识了很多人,收获了很多朋友;在江南茧画在桐乡落地的三年,尤其是有了文化特派员这个制度,传统文化既可以依托乡村平台开展文化传播,又通过艺术介入重塑了村民的文化自信;最后,制度创新带来了双向赋能——既为城市青年提供文化实践场域,又通过‘文化反哺’重建乡村精神内核,形成了人才流动与乡土振兴的良性循环。这些都让我感到自豪与骄傲。”
此次调研显示,文化特派员制度在促进乡村文化繁荣、提升乡村文明、助推城资源融合程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派驻专业人才,村庄的文化活动得以常态化、专业化开展,村民的文化素养和精神面貌得到极大改善。(吴德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