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艺术家最骄傲的“红心画卷”

发布时间:2025-04-04 21:15:0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在黑龙江省嫩江市长江乡金石村,到村任职大学生小刘以"红心日志"记录民生百态,用"绿色革命"重塑乡村生态,借"垦地共建"激活产业动能,在乡村振兴的广袤田野上绘就了一幅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壮丽画卷。

民之所思,我之所行。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细心绘红心画卷之细腻线条。第一天来到金石村,帮带导师语重心长地对小刘说:要少些“隔着车窗看庄稼”的过场,多些“老农教我辨墒情”的务实,将政策文件中的“白纸黑字”浇筑成村民眼前的“绿水青山”才是在村工作的先手任务。为了做到服务群众“零公里”,小刘走遍金石村各个角落,撰写“红心日志”,详细记录村民生活状况,梳理村民们的“急难愁盼”。两年时间里,完成对1656户村民的全覆盖走访。在“红心日志”中有这样一位村民:老人姓高,是村里的脱贫户,卧病在床,无儿无女。小刘入户走访得知情况后便日日牵挂着这位高大爷,不是儿女胜似儿女,一有空就往高大爷家里“串”,聊些家常,做些家务,每到换季就带去一些新衣服、新被褥等,积极帮助高大爷申请补助资金。小刘在入户走访过程中细心捕捉村民们每一声轻叹、每一抹微笑,将入户走访“微表情”转化为服务群众“微向导”,将村民们的“呼声”变成“掌声”。

厉民之事,毫末必去。以“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耐心筑红心画卷之磅礴底色。2022年金石村因人居环境较差被确定为软弱涣散村。村环境脏乱差、土壤板结、地力退化等弊病曾影响到村民生活质量。到村任职后,小刘卫生、土地“两手抓”,全面推进“绿色革命”。一方面利用入户宣传、张贴字报、播放广播等方式宣传环保知识,推行环境卫生整治包保责任制,设置环境包保责任段,组建“绿水青山队”进行一对一监督治理,清理路边垃圾、杂草共2200米,修筑路边沟1222米,修治山洪沟2270米,种植公路沿线绿化带1100米。另一方面手持铁铲和土壤采样器走进田地进行“测土配方施肥”,积极为村民免费测土配方,定制化生产,精准化施肥,既不浪费肥效,又为金石村土地健康增效、农业绿色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推进“绿色革命”当年,金石村“软弱涣散”成功摘帽,环境“含绿量”显著提升,生态文明建设“金字招牌”闪闪发光。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赋红心画卷之灵动神韵。小刘深知发展强村富民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有效手段,积极协助村“两委”全面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垦地合作、增强农垦对周边区域辐射带动能力的决策部署。以带动地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目标,聚焦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关键领域、薄弱环节,促成金石村7300亩耕地与北大荒集团嫩北农场有限公司签订“垦地共建生产环节合作协议”,在金石村打造“垦地合作共建”示范点,从种子、化肥等农资采购到农业机械作业进行生产环节深度合作,建立“约定有合同、内容有标准、过程有记录、质量有保证、作业有监管”的“垦地共建”管理机制,发挥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共同抵御市场风险,实现增收致富。2024年,金石村合作地块大豆预计平均单产提升300斤、玉米预计平均单产提升700斤。村民们的“钱袋子”吹糠见米“鼓起来”,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富春山居图”丹青妙手“画出来”。

(文:中共嫩江市委组织部 朱一铭)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