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云居寺历史文化展走进皇城艺术馆

发布时间:2025-04-11 10:38:4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房山地处首都西南,是首都“历史文化富矿”和“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西南起点。作为“房山三大文化地标”之一的文化圣地云居寺——被誉为“石经长城、北京敦煌”。

云居寺因石刻经、因经而寺。隋大业年间,静琬大师选址石经山创刻石经,历经隋、唐、辽、金、元、明六代千余载薪火相传,终构建现存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数量最多的石刻图书馆。其镌刻佛经1122部、3572卷、14278方,主要依据《开元大藏经》和《契丹藏》两种绝世不传的善本雕刻而成,内容以佛经为主,包括经、律、论佛教经典。加之经末附刻的六千余则题记,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在中华大藏经的版本系统中处于源头地位,是研究中国佛学经典、佛教思想、政治、历史、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独特而宝贵的历史文化宝库。1961年3月4日,房山云居寺塔及石经被国务院首批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云居石经不仅是中国的佛教文献宝库,更是人类文明在文献学、历史学、语言学、艺术史等多领域,多维度交织的见证。其独特的佛教文化背景和复杂而庞大的文化内涵,使其在东亚地区的历史、文化史和学术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既见证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的历史,还是中国与印度、中亚、丝绸之路,以及日本、韩国等东方文明在文化、宗教等方面交流与融合的见证。

本次展览从3万余件(套)馆藏文物中遴选精品,通过“千年伟业”“物华天宝”“翰墨留香”“国宝荟萃”四大主题单元,系统展现跨越千年的中华文明。展览不仅呈现凝聚历史与艺术价值的珍贵文物,更搭建起金石文化研究交流平台,让观众深入感知云居寺千年不断的文化传承,领略中华工匠精神在历史长河中的璀璨绽放。

此次展览突破性地实现了云居寺珍贵文物的“首次外展集群亮相”,162件展品中包括拓片字画75件、石刻28件、木质8件、纸经50件、铜质1件,其中近半数文物为建馆以来首次走出云居寺对外展出。生动记载古代采石场景的《大石窝伐石图》;再现传统工艺的《练车图》;再现云居寺清代建筑格局的《地盘画样》;展现房山胜境的《大房选胜图》;历经辗转传承的乾隆御笔匾额以及深藏寺内数百年的金代石鱼、辽金石经残石等珍品,悉数跨越地理空间限制,从京西南文化圣地进入皇城艺术馆的现代化展线,在京城文化坐标中开启跨越时空的对话。

展览创新采用“虚实双线叙事”策展理念,在呈现千年文物的同时,特别打造沉浸式数字体验区。观众佩戴VR设备即可“穿越”到房山石经刊刻起源地——雷音洞,利用高新科技零距离接触中华文明瑰宝;现场复原的传统木经板印刷工坊,则让《龙藏》经板从展柜走向操作台,观众可亲手拓印经典偈语,在墨香朱印中体悟“纸墨相发”的东方美学。这种“数字漫游+技艺活化”的展陈设计,既以科技突破物理空间限制,又以互动深化历史认知,真正实现“让文物说话、让智慧流动”的传播愿景。

2025年4月9日,展览正式于北京皇城艺术馆向观众开放,诚邀各界人士共赴这场跨越千年的文明对话,见证中华文化瑰宝在新时代焕发的夺目光彩。(房轩)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