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顺利完成三例高难度复杂冠脉介入手术

发布时间:2025-04-11 19:56:2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2025年2月14日,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介入团队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张斌教授的全程带教与指导下,顺利完成三例高难度冠脉介入手术。手术的成功,得益于对复杂冠脉疾病,特别是慢性闭塞性病变(CTO)最新治疗理念的融合,以及国内顶尖介入治疗技术的运用,这标志着我院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领域,特别是CTO介入技术方面,实现了显著的进步与质的飞跃。这为白银地区复杂冠脉病变的患者带来了更高质量、更可靠的医疗服务保障。

患者1:男,66岁,因“PCI术后20余年,间断胸痛1年,再发10分钟”入院,20年前外院于右冠状动脉植入1枚支架,冠脉造影显示:右冠齐头闭塞,开口隐匿、入路不清,且血管迂曲、钙化、闭塞段过长、大于40mm,回旋支通过心外膜向右冠远端提供侧支循环,左冠状动脉轻中度狭窄。患者2:男,61岁,因“间断性心前区疼痛3月余,加重3天”入院,冠脉造影显示右冠1-2段全程弥漫性狭窄伴钙化,2段末完全闭塞,前降支通过间隔支向右冠远端提供侧支循环,逆灌仅可见4PD/4PL以远血管,闭塞段过长伴重度钙化。患者3:男,74岁,因“间断性胸闷10余年,加重1月”入院,既往外院多次介入手术,共计植入6枚支架(部位不详),冠脉造影显示:左冠前三叉重度狭窄,前降支、回旋支支架内重度弥漫性狭窄。

面对挑战,张斌教授亲自上阵,进行现场指导和操刀教学。在我院心血管介入团队的紧密配合下,他们凭借精湛的手术与操作,成功地运用了“正、逆向融合技术策略”。手术过程中他们熟练运用逆向导丝Sion blck“冲浪”技术快速通过1级侧支循环、双腔微导管进攻及转化技术,张斌教授还结合2024年12月他全球首创的RPR技术(策略)及葛均波院士提出的AGT技术,腔内影像优化技术,术中运用张斌教授原创完全国产化BingoReach系列CTO导丝卓越操控性能完成了3例复杂病变处理。患者1:成功经回旋支心外膜侧支循环逆向开通,经IVUS证实逆向导丝全程位于血管结构内。

患者2:运用张斌教授全球首创RPR技术(策略),成功经间隔支1级侧支循环逆向开通,经IVUS证实逆向导丝全程位于血管结构内。患者3:本次手术是广东省人民医院张斌教授与我院的首例实战案例。术前,张斌教授通过阅片、线下培训为我院医护人员系统讲解CTO介入操作注意事项;术中采用“手把手”带教模式,帮助心血管介入团队掌握复杂CTO及分叉伴钙化病变最新、高精尖操作技巧;术后针对并发症防控、患者管理等环节进行规范化指导。术后患者症状显著缓解,目前已转入药物治疗及康复阶段。此次手术不仅有效缓解了患者“看病难”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为我院心血管介入团队在复杂冠脉介入领域积累了极其宝贵的实战经验。

据介绍,张斌广东省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第二届国家名医,美国心脏病学院Fellow(FACC),美国心血管造影与介入学会Fellow(FSCAI)。担任中国医师协会心脏重症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脏重症专业委员会重症冠心病组组长,广东省医师协会心脏重症分会首任和第二任主任委员,现名誉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心脏介入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心脏介入学组副组长,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冠心病介入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介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心血管介入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心血管专业常务委员,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第一批导师(冠心病介入治疗)。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工作20余年,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于疑难复杂冠心病的介入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娴熟的手术技巧。较早开展对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的逆向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慢性闭塞病变的旋磨术等高难度术。每年逆向PCI手术量位于世界前列。曾多次被邀请到英国、瑞士、新加坡、阿联酋等大会手术演示,以及赴东南亚、非洲手术教学。主编:《慢性完全闭塞冠状动脉病变逆向介入治疗技术》;副主编:《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介入治疗》;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急性冠脉综合症的发病机理,研究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稳定性,防治动脉粥样斑块早期破裂;曾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80余篇,曾担任2项广东省重点攻关项目的主要成员,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重点攻关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和广东省卫生厅科研项目。荣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图/文: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介入科 韩金晏、刘伟学)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