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情怀践行追求 重庆城管职院打造“孺子牛”式党支部
发布时间:2025-04-16 16:41:42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近年来,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老服与护理专业党支部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传承弘扬民政人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孺子牛”精神,聚焦专业特色,努力打造“孺子牛”党支部,在思想锻造、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思想锻造为先“孺子牛”精神入脑入心
党支部注重以红色文化活学、校史资源实学、社会课堂践学为抓手,推动“孺子牛”精神深植师生心中。
在红色文化学习方面,党支部充分利用学校“红色记忆”研学中心、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文化园、清廉文化长廊等教育平台,开展沉浸式、对照式学习,让党史学习教育具体化、生动化。同时,组织党员师生赴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通过重温“狱中八条”、入党誓词等方式,传承共产党人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精神。
在校史资源学习中,党支部依托校史馆,形成“两讲一研讨”模式。邀请养老行业优秀校友回校讲述母校发展变迁和个人成长史,以榜样的力量激励师生;在校庆期间开展“民政人的初心”演讲比赛,让师生讲述自己的故事;每年举办“红色民政”“我甘为孺子牛”等研讨活动2至3场,分享“孺子牛精神润于育人实践”的所思所悟,厚植民政红色根脉。
此外,党支部积极用好社会课堂,依托桑榆尚美志愿服务团,组织师生党员走进社区、养老院,开展“喘息行动”关爱失能失智老人家属,参与国家卫健委咨证项目《老年人营养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为老人健康献计献策,在服务中提升党性修养。
队伍建设为要“孺子牛”情怀走深走实
党支部注重发挥“头雁”引领作用,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打造高水平教师团队。
党支部书记以身作则,发扬“孺子牛”精神,勇挑重担、矢志不渝,为培育高素质养老人才不懈奋斗。作为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协同创新团队负责人,支部书记入选第九批中组部“西部之光”人才计划、第四批重庆市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并成为国家“工匠之师”创新团队培养对象。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党支部以师德师风为首要考评标准,建立“师德师风、教育教学、个人发展、科研与技术服务”四维度考核评价机制,筑牢师德底线。同时,着力打造“双带头人”“双师”“双能”“双创”“双语”的“五双”养老领域高水平教师团队,为培养“德技并修”的复合型养老人才提供坚实保障。目前,该团队已建成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人才培养为本“孺子牛”追求见行见效
党支部坚持对接行业需求,优化课程体系,深化协同育人,选树先进典型,推动“孺子牛”精神在人才培养中落地生根。
在课程建设方面,党支部依据养老服务业岗位链需求,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将爱国情怀、为民服务情怀、人文关怀融入专业课程,构建有高度、有广度、有温度的养老服务课程思政体系。围绕老年照护6大模块,开发国内首套“老年人个性化需求系列教材”活页式教材13部,该成果被市委改革办作为养老产业发展标志性成果收录。
在协同育人方面,党支部推动“产学研创训”深度融合,创新“公私联动”合作模式,与市养老服务协会、海吉亚医院等单位合作,搭建协同育人平台,设立社区大学,开展“青春暖夕阳”行动计划。通过构建“政校行企研”五方联动“协同育人共同体”,为培养新时代养老人才注入强大动力。
此外,党支部注重选树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青春养老人”榜样力量系列活动、“大师讲堂”“校友面对面”等形式,增强学生职业认同感和使命感。校友费英英先后获“民政部孺子牛奖”“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校友唐宇被评为市最美养老工作者,充分展现了专业人才培养的示范成效。(文/陈嘉玮、图/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