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偃师区大口镇:麦田里的履职答卷

发布时间:2025-04-21 16:29:0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四月的豫西大地,阳光如同细密的金纱,温柔地铺洒在大口镇韩村的田野上。一望无际的麦田里,嫩绿的麦浪随风起伏,抽穗的小麦昂首挺胸,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希望。在亳都种业85亩的试验田里,一场关乎小麦品种革新的“手术”正在紧张进行。科研人员身着白色工作服,戴着遮阳帽,手持镊子和剪刀,穿梭在整齐排列的小麦试验区间,专注地为小麦做着杂交“手术”去雄。这是大口镇人大代表工作(联络)站护航种业科研新征程。

“培育出一个综合表现优良的小麦品种,需要10余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人工去雄杂交是小麦育种的关键环节。每年的4月到7月,都是我们最忙的时候,大家每天都要顶着烈日,在田间工作十多个小时。”亳都种业负责人韩红卫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执着。他身后,一块块种植着268个小麦新品种的试验小区整齐排列,其中13个品种已进入国家品比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阶段,这是科研团队多年心血的结晶。

就在不远处的大口人大代表工作(联络)站,站内的布置简洁而温馨,墙上挂满了人大代表履职的照片和群众意见处理台账。人大代表李为民正在和几位村民围坐在一起,讨论着如何更好地支持试验田的工作。“现在正是小麦育种的关键时期,咱们得想想办法,帮科研人员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李为民目光坚定地说道,“上次有村民反映试验田周边灌溉渠有些堵塞,我们已经联系了相关部门,今天下午就会派人来清理。”

“李代表,说得太对了!”村民王大姐接过话茬,脸上洋溢着笑容,“以前俺们不太懂这小麦育种,现在知道这是为了咱老百姓能种出更好的麦子,多打粮食。只要能帮上忙,我们都乐意!”另一位村民老张也点头附和“是啊,自从有了这个人大代表工作(联络)站,我们有啥问题都能直接反映,代表们办事效率高,解决了不少难题。”

走出联络站,区人大代表马双芝径直来到试验田边,与正在忙碌的科研人员交流起来。“最近工作上还有什么困难?有任何需求尽管提,我们人大代表就是来为大家服务的。”马双芝真诚地说道。一位科研人员停下手中的工作,感激地说:“多亏了你们,之前反映的试验设备不足的问题,很快就得到了解决,现在工作效率提高了不少。”

在这片充满希望的麦田里,人大代表工作(联络)站就像一座坚实的桥梁,一头连着科研人员的辛勤付出,一头系着群众的殷切期盼。从协调灌溉渠清理,到解决试验设备难题;从倾听科研人员的诉求,到收集群众的建议,人大代表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为民服务的初心。他们深知,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而守护好这片试验田,就是守护着农业发展的未来,守护着群众丰收的希望。(欧阳广华、陈鹏飞、武雅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