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八项规定之光照亮基层担当之路
发布时间:2025-04-22 08:59:3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深化作风建设的“风向标”,它如同一盏明灯,指引着党员干部前行的方向。乡镇干部作为服务群众的“最先一公里”和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肩负着党群连心桥的重任。唯有以廉洁为底色,筑牢担当之根本,为基层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在新时代的基层舞台上书写无愧于党和人民的答卷。
以廉洁自律为基,厚植为民服务情怀。廉洁是基层干部的立身之基,也是践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底线要求。身处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乡镇干部直接与群众打交道,一举一动都关乎党和政府的形象。基层权力虽小,但方方面面都能触碰群众利益的“敏感神经”。从低保评定到危房改造,从道路建设到集体经济,每一个环节都关乎民生冷暖。只有时刻绷紧廉洁这根弦,坚守底线、不越红线,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在日常工作中,面对各种诱惑和利益,乡镇干部要保持清醒头脑,自觉抵制不正之风。无论是项目审批、资金发放,还是惠民政策落实,都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透明,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基层干部以廉洁自律的实际行动,厚植为民服务的深厚情怀,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用心用情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以担当作为为要,扛起基层发展重任。担当是基层干部的职责使命,也是践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重要体现。基层工作千头万绪,矛盾问题错综复杂,没有敢于担当的精神和善于作为的本领,就难以打开工作局面。基层工作直面矛盾与挑战,无论是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还是基层治理中的纠纷调解、应急处突,都需要干部主动作为。面对困难,是选择“绕道走”“踢皮球”,还是直面问题、主动作为?选择前者固然能在短期内避开矛盾和问题,但从长远来看,会导致问题越积越多,群众的不满情绪不断加剧,最终损害的是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影响基层工作的顺利开展和社会的稳定发展。而勇于直面问题、主动担当作为,才是基层干部应有的态度和行动,才能将群众的“急难愁盼”转化为“幸福清单”。乡镇干部要主动作为、迎难而上,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等工作中勇挑重担。面对困难和挑战,不推诿、不退缩,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要勇于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结合本地实际,探索适合基层发展的新路径。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推动基层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以作风建设为魂,凝聚干事创业合力。作风建设是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永恒主题。良好的作风是干事创业的保障,是凝聚人心的关键。乡镇干部要深入党的创新理论,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指引,将其作为日常工作的行动指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持续加强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力戒浮躁之气,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搞华而不实的“面子工程”,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实事好事。要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了解群众的真实需求和实际困难。以优良的作风带动群众,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良好局面,共同推动基层发展再上新台阶。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需以“钉钉子”精神常抓不懈,身处基层一线的乡镇干部,只有时刻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铭记于心,在廉洁自律中涵养清风正气,在担当作为中锤炼过硬本领,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为乡村的繁荣发展、为国家长治久安贡献力量。(梓潼县金龙镇:潘自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