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与乡村榜样共筑促振兴
发布时间:2025-04-22 16:01:3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春日的高龙镇,暖阳洒在洛阳市偃师区高龙镇五岔沟村错落有致的房舍上,村口老槐树抽出嫩绿的新芽,微风拂过,带着泥土与花香的气息在村庄里流转。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一场关于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正由人大代表与乡村榜样携手书写。
走进洛阳市华亦欧门窗有限公司,现代化的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设备,切割、打磨、组装,一道道工序有条不紊。公司负责人李彦伟穿梭其中,检查产品质量,指导生产流程。谁能想到,这位如今在家装门窗领域闯出一片天地的企业家,二十多年前还只是一名普通的门窗工匠。“创业初期确实难,资金短缺、技术不足,但我就想着,只要坚持,总能走出一条路。”李彦伟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眼神坚定地说,“现在企业发展起来了,我就想带着乡亲们一起富,这是我作为共产党员的承诺。”
在人大代表工作(联络)站,一场围绕五岔沟村产业发展的座谈会正在进行。镇人大代表王玉合看着墙上的群众意见表,率先发言:“李彦伟同志的门窗公司发展势头很好,咱们能不能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整合村里的家装资源,打造一个完整的家装产业链?”村民张大叔连连点头:“王代表说得对!我家孩子学的就是水电安装,要是能有更多机会在家门口就业,那可太好了!”
为落实座谈会上的想法,人大代表们多次深入企业和村民家中走访调研。王玉合来到车间,向工人们了解工作情况:“在这儿工作还顺心吗?有没有什么困难?”一位年轻的工人笑着回答:“以前只能去外地打工,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还能照顾老人孩子,多亏了李老板和各位代表帮忙!”
在人大代表工作(联络)站的积极推动下,一系列举措相继落地。政府为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帮扶,帮助李彦伟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村里组织技能培训,提升村民的专业素养;人大代表牵线搭桥,联系周边乡镇和城市的家装市场,拓宽销售渠道。如今,五岔沟村不仅有30位村民成为门窗公司的“产业工匠”,更有超 300人投身家装细分领域,形成了水电、吊顶、地砖铺贴等多个专业队伍。
除了带动就业,李彦伟还热心公益。重阳节,李彦伟和人大代表们一起,为村里的老人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在敬老院里,李彦伟拉着一位老人的手说:“大爷,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希望您健康长寿!以后有啥困难,尽管跟我们说!”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谢谢你们,有你们惦记着,我们心里暖和!”
“人大代表工作(联络)站就是要当好群众的‘贴心人’,既要挖掘像李彦伟这样的榜样力量,也要为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出谋划策。”王玉合在工作总结会上说道,“接下来,我们要继续跟踪企业发展,倾听群众需求,让五岔沟村的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
夕阳西下,五岔沟村沐浴在金色的余晖中,门窗公司的厂房依旧忙碌,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李彦伟站在村口,望着蒸蒸日上的村庄,满怀憧憬:“我会继续努力,和大家一起,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而人大代表工作(联络)站的灯光,也将继续照亮乡村振兴的前行之路,见证这片土地上更多温暖而动人的故事。(欧阳广华、牛笑坡、常卫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