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风华:丝路上的锦绣魅力

发布时间:2025-04-22 16:17:22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评《丝路华章:汉唐丝绸纹样艺术研究》

丝绸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之一,也是中华文明的文化标识。汉唐是中国古代丝绸纹样艺术演进的重要时期,不仅见证了纹样题材的丰富化与工艺技术的革新,而且通过丝绸载体上的异域元素吸纳与本土创新,直观体现了丝绸之路贸易网络下中西艺术风格的碰撞与融合。由刘鹤撰写,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学术著作《丝路华章:汉唐丝绸纹样艺术研究》,以“汉唐丝绸纹样”为核心,以“丝绸之路”为背景,结合大量的考古出土丝绸文物,系统梳理汉唐时期丝绸纹样的艺术特征、演变脉络及其文化内涵,涵盖纹样类型、工艺技术及跨区域文化交流等内容。首先,在厘清丝绸之路概念的基础上,结合历史文献和古籍记载资料,对丝路沿线汉唐丝绸的织造技术与工艺交流情况进行了论述;其次,基于丝绸之路多元文化交流的背景,分析了汉唐丝绸纹样的发展脉络,以及丝绸艺术的传播途径与融合;再次,综合运用类型学、艺术学、历史学、社会学研究方法,通过多维度交叉验证,深度揭示汉唐不同历史时期丝绸纹样的艺术特征、审美思想和文化内涵,呈现从微观纹样解析到宏观文明互鉴的完整学术路径,构建汉唐丝绸纹样艺术体系;最后,以“汉唐丝绸纹样当代活化实践”个案深入构建,探索传统丝绸纹样在当代文化语境下的现代转化路径与方法。

该书隶属于“彼岸·艺术文化”系列丛书,其显见学术价值和创新贡献:跨学科融合的创新范式:第一,突破传统艺术史研究边界,以丝绸之路为线索,将艺术学、考古学、美学与设计学相结合,系统阐释汉唐丝绸纹样的文化内涵与工艺特征,构建了多元文明交融视角下的纹样艺术研究框架;第二,实证研究与理论深化的双重突破,依托丝绸之路出土文物的实证分析,揭示汉唐丝绸纹样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传播轨迹与演变规律,呈现从微观纹样解析道宏观文明互鉴的完整学术路径,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艺术创新与国际传播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范本;第三,活化应用路径的开拓性探索,提出“纹样基因提取—符号语义转化—产品适配”的“活化传统”理论框架,通过设计案例探索传统纹样在当代服饰、文创产品等领域的应用逻辑,为全球化语境下文化遗产的现代转化提供技术路径与实践范式。

作为一本学术性、系统性和跨文化性的专著,在系统梳理汉唐时期丝绸纹样的分类谱系与工艺技术迭代的基础上,全面探讨汉唐丝绸纹样的发展脉络、艺术特征、审美思想以及文化内涵,为读者展现汉唐丝绸纹样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通过对汉唐丝绸纹样的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提出基于现代设计语境的转化策略:包括纹样元素的数字化提取、纹样IP在服饰、文创产品等领域的创新应用,这种“考古—解构—再生”的研究链条,对推动中国古代丝绸纹样的传承与创新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综上,该书在汉唐丝绸纹样艺术的研究中,以“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和多元融合”为线索,将艺术学、考古学、历史学、图像学、美学相结合,全面梳理了汉唐时期的丝绸纹样,系统分析了纹样的艺术特征、工艺构成、审美内涵及多元文化融合路径,阐述了丝绸纹样在丝绸之路上的传播机制、审美思想演变及其对现代设计实践的启示,构建了多元文明交融视角下的汉唐丝绸纹样艺术研究框架。这种“承古启今”的学术自觉,通过历史基因解析与当代价值重构的双向互动,建构了兼具历史传统与未来发展的研究路径,无疑为传统丝绸文化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陈彬,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教授 )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