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走进漯河市第二初级中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调研

发布时间:2025-04-23 14:51:3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4月22日下午,漯河市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邵成山一行莅临漯河市第二初级中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参观调研,重温革命历史,感受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追溯红色历史,感悟峥嵘岁月

漯河市第二初级中学作为全国十六个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点之一和渡江战役誓师大会原址,拥有浓郁的红色革命文化传统。在学校红色文化讲解员赵丹路的引领下,邵成山一行深入了解了这里的红色历史脉络。

他们听取了关于优秀共产党员牛运仓的革命故事。牛运仓同志在革命年代坚定信仰、英勇无畏,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奉献一切,他的事迹如同一座精神丰碑,激励着后人奋勇前行。同时,大家也了解了三晋乡祠的历史变迁,这座建筑见证了时代的风雨,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是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

随后,调研组一行了解了漯河励行中学(漯河市第二初级中学前身)的创办历程,以及革命思想在学校的传播情况。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励行中学成为革命思想的传播阵地,民间组织在学校的建立及发挥的重要作用,为革命事业培养了一批有志青年。

参观过程中,邵成山一行还走访了陈谢兵团南征后第一次战斗英雄表彰大会原址、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成立原址、渡江战役誓师大会原址,每一处遗址都仿佛在诉说着当年的战火纷飞与英雄壮举。他们瞻仰了受降仪式纪念碑、签字仪式铜像雕塑,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重温战争年代的峥嵘岁月,真切感受着当年发生在这里的一桩桩惊心动魄的红色故事,深刻体会到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

打造特色基地,传承红色基因

近年来,漯河市第二初级中学充分结合学校实际,发挥自身独特优势,深挖特有的红色教育资源,着力打造了三个特色基地,即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和法治文化教育基地。这三个基地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体系。

学校将红色文化与“七一”“十一”等重大节日紧密结合,通过多种形式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长廊作为静态的教育载体,展示了中华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伟大精神,让师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精神的洗礼;举办红色文化大讲堂,邀请专家学者、革命前辈来校讲述红色故事,传递革命精神;开展演讲比赛、国旗下讲话等活动,激发师生的爱国热情,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这些举措,该校积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校建设,致力于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让红色文化在校园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传承革命精神,谱写发展新章

近年来,漯河市第二初级中学秉持“德育立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特色名校”的发展理念,紧扣时代发展脉搏,高扬改革创新旗帜,不断探索教育教学新模式、新方法,致力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此次漯河市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的参观调研,既是对该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成果的肯定,也为学校进一步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提供了动力。下一步,漯河市第二初级中学将继续发挥红色文化的教育引领作用,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卢贝贝、漯河市第二初级中学)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