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圩日“临时问诊台”开张!福建寿宁法院开出和解良方
发布时间:2025-04-24 11:04:5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近日,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人民法院成功调解一起民间借贷纠纷。
据悉,2023年1月,李某某、富某某夫妇因经营肥料店资金周转困难,向邻居林某某借款8万元,双方签订书面借条,约定月利率1%,借期一年。后李某某夫妇未按期还款,林某某多次催讨未果,且双方因生活琐事产生矛盾,林某某遂欲诉至法院。恰逢寿宁法院斜滩人民法庭开展“赶圩说法”活动,林某某到诉服餐车现场立案,要求李某某夫妇偿还本金8万元及利息。
经了解,李某某与林某某系三十多年的邻居,双方邻里关系一直不错,且李某某家中有一个脑瘫儿子需长期照料,全家仅靠肥料店维持生计。考虑到当事人双方系邻里关系,案情较简单,组织调解更有利于矛盾纠纷的化解,于是“赶圩”法官邀请调解员及乡邻到诉服餐车现场参与调解。
法官与双方“面对面”释法说理,既从法律角度阐明权利义务,又以“远亲不如近邻”的乡土智慧唤醒双方对邻里情谊的珍视。最终,林某某当场表示理解李某某家庭困难,自愿放弃9600元利息,并同意本金分三年半偿还。李某某夫妇当场签署调解协议并承诺按期履行。
据介绍,“赶圩法官”创新运用诉服餐车,在“大庭广众”下公开调解,既增强了司法透明度,又借助乡邻舆论形成柔性解纷氛围,体现了司法为民的温度与智慧。通过邀请调解员、乡邻参与,以“面对面”调解方式,既讲法理又讲情理,巧妙融合法律教育与乡情纽带,促成矛盾化解。特别是针对当事人家庭困难,引导原告自愿让步,既保障了债权权益,又体现人文关怀,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这种调解方式高效、亲民,彰显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实践价值,让法治力量真正扎根于民、服务于民。(寿宁法院:叶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