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组学临床转化加速 科技创新助力健康中国
发布时间:2025-04-27 15:43:4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4月19日至20日,中国药理学会代谢药理专题会议在北京大学医学部举行。会议聚焦代谢组学技术的临床转化与应用,来自全国药理学、代谢组学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议代谢性疾病研究与精准医疗发展新方向。绘云生物谢国祥博士受邀作主题报告,分享代谢组学技术创新成果,为推动我国代谢医学发展建言献策。
中国药理学会代谢药理专题会议
技术创新突破瓶颈,国产自研填补空白
代谢组数据是生命表征的衡量,代谢组学通过比较健康、患病等不同状态下人体内代谢物变化,确认相关生物标志物及变化范围,可为临床疾病预测或诊断、精准用药、预后评估等提供客观量化依据。因此,代谢组学研究成果转化及临床应用也越来越受关注。
(人体新陈代谢网络虚拟重构,被比作人体新陈代谢的“谷歌地图”)
谢国祥博士专项报告中指出,代谢组学研究转化及应用目前面临不少挑战,例如检测重现性差;实验室之间难于交叉验证;前处理复杂,缺乏检测通量;缺乏标准化体系,无法形成行业规范,无法建立大型数据库;缺乏创新临床应用等。
目前代谢组学应用比较广泛的是非靶向和靶向,非靶向作为经典方法之一,有着接受程度高、覆盖范围广的优势,但是也存在定性较难和灵敏度受限的情况,靶向同样作为经典方法之一,可以对检测物质进行准确定性和定量,但缺点是覆盖范围相对较窄。
我国科研团队通过自主创新,已成功突破关键技术瓶颈。Q300全定量代谢芯片,一次性可以定量检测300种代谢物,覆盖主要功能小分子代谢物和通路,同时也解决了非靶向代谢组学验证难、大规模临床样本检测标准化难、数据处理繁琐等系列问题,并可统一不同质谱平台的检测结果,整合各个实验室的数据,推动创建全球性大型临床表型组学数据库。历经数万例样本的积累优化,绘云生物在300全定量代谢芯片的基础上又推出了600全定量代谢芯片和1000全定量代谢芯片,同时推出了肠道菌群、胆汁酸等检测方法,进而更好的满足高校老师和临床医生的相关研究工作。
Q300全定量代谢芯片检测流程
从动物模型到临床实践,科研成果惠及百姓健康
会上,谢国祥博士以“肥胖人群易患糖尿病而猪不易患病”的独特现象为例,分享了代谢组学的突破性发现。研究显示,猪体内高含量的猪胆酸可显著促进肠道GLP-1分泌,增强血糖调控能力。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代谢疾病的深层机制,更为糖尿病风险预测及新药研发开辟了全新路径。未来,基于代谢标志物的便携式检测设备、AI辅助诊断系统将加速落地,推动疾病早筛走进千家万户。
猪胆酸与糖尿病代谢组学研究
跨学科协作成共识,标准化建设促发展
当前,单细胞代谢组学、空间代谢组学等前沿技术正突破组织异质性限制,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深度融合,为海量代谢数据挖掘注入新动能。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需进一步加强跨学科协作,加快建立全球统一的代谢组学检测标准与数据库,推动科研成果向临床诊疗、慢病管理及中医药现代化等领域转化。
会议期间,绘云生物展出的“一站式”科研服务与临床检测解决方案引发广泛关注。专家表示,随着代谢组学技术步入快车道,我国在精准医疗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将持续提升,为践行“健康中国”战略提供坚实科技支撑。(李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