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枫桥经验”工作室试点升级 调解范围延伸至典当行业

发布时间:2025-04-30 15:54:0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2025年4月28日,宁波市地方金融管理局与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召开地方金融诉前矛盾调解“枫桥经验”工作室试点升级推进会议。会议宣布,将地方金融诉前矛盾调解“枫桥经验”工作室的试点范围由融资租赁行业延伸至典当行业。这意味着,未来宁波的典当纠纷有望通过更高效、更柔性的方式化解。

宁波市地方金融诉前矛盾调解“枫桥经验”工作室由宁波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动共建,是以政府为主导、司法为引领、行业协会运营的调解组织,主要受理注册在宁波市范围内的地方金融组织与企业、个人客户之间因金融服务而引发的矛盾纠纷。

自2004年11月成立以来,“枫桥经验”工作室以融资租赁行业为切入点,通过“共享法庭”“浙江解纷码”等技术平台的支持,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累计受理纠纷293件,其中76件进入调解程序,成功调处40件,调解成功率达52.6%,平均化解周期缩短至30天;为企业节约了大量诉讼成本,同时释放了司法资源效能,实现了“行业纠纷行业解”的治理目标。

据宁波市典当行业协会会长欧奇习介绍,宁波市共有典当企业72家,年典当业务量4万多笔,总额达88亿元。以往典当纠纷多集中于小额抵押、费用收取、绝当处置等环节,诉讼周期长、执行成本高,亟需高效柔性化解机制。

宁波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副局长吴刚表示,典当企业兼具传统金融属性和民生服务功能,因此,纠纷调解既要平衡法律合规与商业伦理,又要兼顾企业生存与群众权益。此次‌将典当纠纷纳入调解范围既是宁波市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金融纠纷源头治理的重要举措,也是优化地方金融营商环境、维护社会稳定的创新实践‌。

为保障调解工作的顺利推进,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邬先江提出三方面合作举措:一是强化机制衔接,完善法院与监管局、行业协会的协作,开辟司法确认“绿色通道”,并对诚信履行义务的企业给予激励。二是加强专业支撑,选派资深法官加入专家库,提升调解员对典当行业的法律和业务理解。三是凝聚各方合力,鼓励企业完善内部管理,行业协会加强自律引导,共同营造多元解纷的社会氛围。

“枫桥经验”工作室的升级,为宁波市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注入了新动力,标志着宁波市在金融纠纷化解领域迈入新阶段。

未来,工作室将进一步探索形成“行业标准+调解规则+执行保障”的全链条解决方案,为后续拓展至小额贷款、商业保理等地方金融全领域奠定扎实基础,也为全国金融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宁波方案”。(任民湘)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