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的教学路径探索
发布时间:2025-04-30 16:29:0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思政课就要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特别是要讲好新时代的故事”。高校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承担着知识教育和认同教育的重要职责,在“故事思政”视域下,讲好中国故事成为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增强学生思想认同的有效途径。中国故事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民族精神和时代价值,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将这些故事融入思政课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一、讲“真”故事
首先,思政课教师要掌握一手故事资料。思政课教师要深入调查研究,主动走进博物馆、档案馆、纪念馆、文化馆、展览馆等查阅权威资料,了解故事的背景、经过和影响,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故事素材,之后将收集到的第一手故事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和归档,建立自己的故事库,以便在上课需要时随时调用。其次,思政课教师还要时刻关注热点事件。利用网络媒体、新闻报道等渠道获取信息,对于重大社会事件,在确保信息真实可靠的前提下及时跟进事件发展,挖掘事件背后的人物故事和社会影响。最后,思政课教师要用适当的形式将故事融入课堂。各门思政课要以不同的叙事风格从不同角度切入,思考故事内容与思政教育的结合点,全面、系统、深入地“讲故事”,以发挥故事在思政课堂中的教学价值。例如在讲述有历史故事的思政课时,思政教师可以采用历史叙事的风格,通过讲述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来引导学生思考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启示;在讲述有道德故事的思政课时,思政教师可以采用情景叙事的风格,通过模拟道德困境和讨论道德选择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通过教师的讲解把中国故事内化为学生的主体性理解,最终外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
二、讲“深”故事
首先,思政课教师要立足思政课堂,夯实理论基础。“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思政课教师需要精心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教育性的中国故事融入思政课堂,深入挖掘中国故事背后的理论逻辑,深刻揭示故事背后所蕴含的丰富哲理、价值观念和人生智慧。其次,思政课教师要利用网络阵地,拓展教育空间。互联网作为一个开放的信息平台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素材,例如社会热点事件、先进人物事迹、时代奋进事例等,思政课教师要时刻关注网络热点,紧跟时事热点和流行趋势,并将这些内容融入思政课堂,借助图片、视频、动画、VR等多媒体形式,将思政道理以更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出来,增强思政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最后,思政课教师要善用“大思政课”,提升教育实效。思政课教师打好“大课堂”“大平台”和“大师资”这套“组合拳”,立足广阔社会舞台整合多元资源,创新教学方式与方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让学生在更广阔的社会空间中理解和践行中国故事中的思政道理,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讲“活”故事
首先,思政课教师要厘清“陈情”与“说理”之间的辩证关系。课堂中选取的故事要兼具知识性与价值性,故事的语言表达要形象生动、兼具亲和力和赋有生活气息。将知识的传授与学生的情感进行双向链接,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以知识促成学生的精神内驱力,使学生迈向更高的理论认知和构筑更高的理想信念。其次,思政课教师要廓清“叙事”和“体验”之间的辩证关系。思政教师通过讲述历史事件、人物故事、社会现象等叙事内容,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和角色为体验奠定基础。依托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堂,通过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使学生以“第一人称”“第一视角”沉浸式体验,感受故事中的情感、冲突和变化,深化对故事所蕴含精神的理解与认同。最后,思政课教师要分清“主导”和“主体”之间的辩证关系。思政课堂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故事素材的筛选与整合上,且选取的故事是有导向性和计划性的,既符合教学目标又能吸引学生兴趣;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在积极参与故事的理解与讨论中,且学习到的故事是有启发性和互动性的,可以进行再创作和再演绎,继续传递社会正能量。
四、讲“新”故事
首先,思政课教师讲故事视角要新。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挖掘故事,展现事物的多面性,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例如在讲述历史事件时,不仅要从宏观的历史发展脉络出发讲述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社会变迁、国际形势等展现历史的厚度,还要从微观的个体成长命运出发阐述具体人物的经历、情感、选择等展现历史的温度。引导学生从不同立场、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出发思考问题,培养其开放包容的思维习惯。其次,思政课教师讲故事内容要新。例如在故事内容选择上,不仅要关注传统的历史故事、红色故事,更注重挖掘新时代的热点故事、身边的真实故事,使思政课故事更具时代感和生活气息。思政课故事的内容应紧跟时代步伐,及时反映当下的社会热点、科技进步和文化潮流,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时代意识、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青年。最后,思政课教师讲故事形式要新。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新媒体手段,丰富故事的呈现形式,提升教学互动性和趣味性。例如制作精美的短视频,以生动的画面、精彩的剪辑和富有感染力的音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运用动画、漫画等形式,将抽象的思政理论转化为形象有趣的视觉内容,提高学生的记忆力等。
(作者:杨晓琳天津城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本文系天津市2023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新时代高校“四史”教育的故事思政路径研究[编号: TJKS23-013]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