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奉节:“小兔子”蹦出乡村振兴大动能
发布时间:2025-05-06 16:26:2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一只肉兔,如何带动一方经济?在重庆市奉节县,这个问题的答案正变得愈发清晰。
四年前,奉节县瞄准肉兔产业,创新推出“6211”发展模式(即“六统一、两帮扶、一兜底、一大脑”)。如今,肉兔产业已结出硕果:2024年全县肉兔综合产值突破8亿元,商品兔出栏量超500万只,带动723名群众人均增收8600余元,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标准化肉兔生产县。这只“小兔子”,正成为继脐橙、中药材之后,奉节农民增收的第三大支柱产业。
从“零散养殖”到“全国标杆”
在青莲镇肉兔养殖基地,村民王大姐正忙着给兔笼添水加料。“以前种地一年挣不到两万,现在养了500只种兔,出栏商品兔2万多只,年收入涨到10多万元!”
王大姐的经历并非个例。四年来,奉节通过“统一供种、供料、防疫、培训、收购、品牌”的“六统一”模式,建成标准化养殖单元196个,家庭农场115户,带动全县27个乡镇抱团发展。2024年,青莲镇、吐祥镇等养殖大镇出栏量位居前列,其中吐祥镇仅2025年一季度就新增养殖规模0.75万只,超额完成计划166%。
产业的快速扩张,离不开全产业链的强力支撑。预计今年6月,年产20万吨的饲料厂和200万只屠宰场投产,奉节肉兔产业将正式形成“种兔繁育—标准化养殖—屠宰加工—食品研发”的闭环链条。“除了卖活兔,今后还能深加工成休闲食品,利润能翻两倍!”奉节某食品公司负责人表示,下半年将研发推出更多兔肉新产品,进一步抢占川渝市场。
“6211”模式破解养殖户后顾之忧
“技术员每月上门指导,还有保底价收购,养兔心里踏实多了!”平安乡脱贫户老张通过“政府+企业+农户”的代养模式,去年增收5000元。
奉节县创新的“6211”模式中,“两帮扶”(技术、金融帮扶)和“一兜底”(8元/斤保底收购)成为关键。
据统计,2024年,奉节开展技术培训12场,覆盖1100余人次;发放“三免一贴”专项贷款超3600万元,115户养殖户全部实现盈利。而“肉兔产业大脑”数字化平台,更让养殖户通过手机就能监控温度、湿度,疫病预警效率显著提升。
品牌赋能,剑指亿级产业
在2024年第13届中国兔产业发展大会上,奉节肉兔一举签下10项合作协议,吸引全国200余家企业关注。
“我们的兔肉比市场价每斤高0.2元,靠的就是品牌!”县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奉节肉兔”地理标志商标申报已启动,未来将联合大型餐饮企业开发兔肉主题宴席,并通过电商直播直达消费者。
根据规划,到2027年,奉节肉兔年出栏量将稳定1000万只,全产业链综合产值突破18.5亿元,建成中国南方现代化肉兔产业高地。从田间到餐桌,从传统养殖到数字赋能,这只“小兔子”正蹦出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文/陈芳、图/奉节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