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聚合力 提质健康破浪行——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第三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5-07 09:34:0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2024年,汉滨区第三人民医院以“三抓一提升”为工作主线,全力打造“党建引领医路先锋”特色党建工作品牌,创建“四强”党组织,党建引领医院发展的实践探索成果丰硕,“专家巡诊下基层343巡诊服务新模式实践探索”经验做法入选“2024健康中国实践案例”。
聚焦政治功能强,增强党建质效“引领力”
一是强化理论熏陶。严格执行党的会议“第一议题”“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开展书记讲授党课18场次;围绕“技术、服务、环境”三条主线,创建学习型党支部,学习型科室。二是提升综合素质。结合临床需求开展“星苑讲堂”19期、教学查房6期、学术沙龙6期,临床护士抽考12期,医政讲堂培训6期,三基三严强基考核6期等院级培训,浓厚学风初步形成。三是精于文化提炼。结合医院文化内涵建设,在党建文化、制度文化、品牌文化、廉洁文化建设上下功夫,完善了文化阵地打造,党建品牌被安康市卫健委评为市级“十佳典型案例”。
聚焦组织建设强,激发干事创业“凝聚力”
一是完善管理体系。细化决策边界,建立健全党委书记和院长定期沟通、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执行情况报告、“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和监督管理、“一把手”末位表态、“五不直接分管”等制度,推动议事决策制度不断健全完善,把党的领导融入医院治理各环节。2024年度党委共研究决策“三重一大”事项66项,形成会议纪要15份,自下而上,集体领导,民主决策、监督问效已成为医院决策体系建设新常态。二是实施“双带头人”工程。完成了医院7个党支部的换届改选,临床一线科主任担任支部书记,通过调整完善,党组织及党的工作全面覆盖医院各科室,支部战斗力得到明显增强。三是激活党建新引擎。制定印发《党支部参与医院管理和科室重大决策制度》《党支部工作季度考核细则(试行)》,将党建与业务工作进行深度融合,使党支部定有标尺、干有方向、评有依据,确保医院各项决策能够落到实处。
四是探索支部联学联建。构建“业务互联、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活动共办、共同发展进步”党建工作模式,采取微党课、专题研讨、参观红色革命基地等方式,使主题党日丰富多彩,促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后勤往前站,服务为一线”“医技讲项目,临床精检查”等主题党日活动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
聚焦党员队伍强,争当先锋模范“排头兵”
一是实施“双培养”机制。把11名医疗专家、学科带头人、优秀团员青年发展为党员,把13名优秀党员培养成医疗专家、学科带头人、科室负责人,不断汲取新鲜力量,打造信念坚定、政治可靠、素质优良、纪律严明、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二是持续汇聚人才力量。瞄准医院高质量发展和学科建设人才需求,制定了年度人才引进、在岗提升计划和《医院领导班子成员联系高层次人才制度》,实施“十百千万”人才培训培养工程,全年召开高层次人才座谈会5次,引进学科带头人和高学历人才11人,全年送出进修培训学习43人次,各科室年龄结构、学历结构搭配合理。三是在实干担当中“健体魄”。以“为民办实事”为出发点,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和反映强烈突出问题,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实施“343”专家巡诊工作机制,让山区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医疗资源服务,该工作经验已在全区推广并入选“2024健康中国实践案例”。实施“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出院结算办理等为民办实事十二条措施。建立党员先锋岗18个,党员责任区8个,全体党员佩戴党徽亮身份上岗,党员的先进性在各科室各层级得到充分展现。四是在比学赶超中“强素质”。组织党员干部参加党务知识培训班,公文写作、岗位技能大练兵大比武等各类活动,以教促学、专人带教,全年接收实习生76名,医共体进修人员3名。选送20人次至省、市三级医院进修,23人次护理骨干培训,专科能力不断提升。
聚焦促进发展强,畅通快速发展“能动力”
一是实施“党建+学科”战略。顺利完成学科整合,建成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病区;优化妇科与产科合并,提升产科服务模式;调整门诊布局,新增肾病内分泌门诊、康复门诊和便民门诊;血液透析患者维持20例以上;检验结果互认省级评估通过48项,放射、CT影像检查市级互认35项;获得市级科研项目立项3项,建设普通外科和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个重点专科,医学检验科1个重点专科培育科室,填补多项业务空白,学科能力显著提升。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得到巩固提升;心衰中心顺利通过国家级验收;PCCM-中国县域慢性气道疾病医疗能力提升项目获“优秀单位”称号;创伤中心、新生儿及孕产妇急诊急救就诊中心持续创建。二是实施“党建+内涵”战略。强化环节监管,组织行政大查房12期,梳理问题800余条,限期整改并纳入绩效考核,内涵质量得到明显提升。省卫生健康委对二级综合医院服务能力评估结果显示,该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达“优秀”档次,推荐标准达“合格”档次。实施院级“强基计划”考核8场次;成立5个专科护理小组;组织参加院内外竞赛获得多项荣誉,专科护理能力持续增强。优化护理队伍,岗位调配8名护士,人才梯队结构更合理。三是实施“党建+管理”战略。实行医德医风“五挂钩”,有力促进了全院医德医风的根本好转。持续巩固7S管理,结合实际修订考核标准,将人员形象与环境形象统一纳入每月监管,始终保持人员风貌饱满、院区环境整洁如新,获得来院参观单位高度好评。精益后勤管理,常态开展节能降耗工作,通过学习维修新技术、减少项目外包服务、优化设备维护保养等措施,全年后勤保障维修费用持续下降,安全节约双提升。四是实施“党建+服务”战略。组建内训团队,开展微培训24场次、联席会议14场次。6个科室、27名医护人员获评示范,患者满意度达100%。优化23个工作流程,收集建议141条,整改130条。“以患者满意为动力,以创新服务求发展”获评市级优质服务典型案例。(唐莹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