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骋农村广阔天地 争当乡村振兴“尖兵”
发布时间:2025-05-07 14:54:0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一年之技在于春。伴随着春暖花开的气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红火出炉,释放出“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的强烈信号,对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为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各种问题提供了“指南”。
农,天下之大本也。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一环,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性产业,更是事关大局稳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所在。党员干部要清醒认识到,新征程上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就是要读懂“一号文件”的题中之义,围绕“三条红线”、补齐“三个短板”、强化“三个保障”,以争当“尖兵”的精气神,在农村广阔天地书写新的发展篇章。
争当守护“三条底线”的“排头兵”。“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主”,粮食安全、耕地保护、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三条底线”。要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树立大食物观和大农业观,坚持稳播面、提单产推动粮食产能提升升级,用好用活种粮大户补贴“红利”,进一步优化调节农林牧渔结构,强化非耕地各种农业资源,建设更高水平的“人民粮仓”。要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聚力解决农村“空心化”,持续加大撂荒地整治,构建防止二次撂荒的长效机制,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有效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牢牢守住粮食安全的“耕基”。要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健全完善监测帮扶机制,紧盯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等监测对象,落实好各项帮扶政策,确保平稳过渡、高效衔接。
争当补齐“三个短板”的“先锋队”。“一号文件”指出,要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着力健全要素保障和优化配置体制机制。当前,城乡要素循环不畅、农业生产率提高难、农业品牌影响力不强这“三个短板”,制约着“三农”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进度。要有力促进城乡要素流动,推动农村产权交易新平台实质化、广泛化、规范化运行,实现交易信息“一网公开”、交易数据“一网汇集”、交易过程“一网搞定”。要大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高效推广“智慧化+机械化”作业,改进适应小区域作业的小微型农机,致力于提升综合机械化率的范围。同时,进一步加强品牌建设,以真金白银的投入多形式、多渠道宣传推介特色农业品牌,让“三农”显示度更高、关注度更强、触及感更热。
争当强化“三大保障”的“主力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是个系统工程,点多面宽、事多人少,尤其需要强有力的领导、专业的人才、充足的投入这“三大保障”作为支撑。要建强基层党组织,选优配强村党组织带头人和“两委”班子成员,抓好统筹协调、资源整合,一体推进抓党建促乡村全面振兴。要强化乡村人才保障,推进农村人才管理机制改革,建立“人才入乡”定期服务乡村制度,积极引导懂农业、会技术、有情怀的专业人才下乡振兴乡村。要强化资金资源保障,着力把农业农村作为政府投入、社会投资、人才投身的重点领域,严格规范引导各类资源资本下乡入村,同步加强涉农资金监管,形成多元投入、多维聚力、多方监管的发展格局,让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屏山县新安镇人民政府:杨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