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秀屿南日法庭:推进“立审执一体化” 打造海岛法庭服务新样板
发布时间:2025-05-08 09:51:12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今年以来,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人民法院南日人民法庭以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为目标,积极探索推进“立审执一体化”改革,通过系统整合司法资源、创新办案模式,将司法服务触角延伸至海岛群众“家门口”,实现权益兑现“加速度”。
资源下沉:从“单兵作战”到“全能团队”
南日岛面积约52平方公里,部分岛民分散在周边的几个岛上,出行较为不便。
针对海岛地域特殊、群众分散等难题,南日法庭构建“3+3+2”审执融合团队,由3名党员法官、3名书记员、2名协警协同负责南日岛的案件立案、调解、审判、执行等全流程工作。团队扎根海岛、熟悉民情,通过“源头调、快速立、高效审、强力执”,将司法效能切实转化为群众获得感。
审执联动:从“末端执行”到“源头治理”
“执行难”一直是群众在诉讼过程的痛点,南日法庭打破“审执分离”的传统壁垒,不断完善立审执衔接配合,形成一站式闭环办案新模式。
在审判阶段前置执行思维,对裁判文书可执行性进行评估,将履行要素嵌入审判各环节,最大限度减少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对督促履行未果的申请执行案件,在登记立案的同时开展网络查控、线下调查、财产处置等,大幅缩短案件节点流转时间。积极开辟民生案件“三优先”绿色执行通道,做好优先接待、优先执行、优先兑付执行款,及时兑现岛民胜诉权益。
保全前置:以强制措施倒逼矛盾化解
创新推行“保全前置+调解促执”模式,在立案阶段通过冻结账户、查封财产等强制措施,倒逼被告主动履约。
在一起鲍鱼苗交易纠纷中,陈某要求张某在约定期限内交付鲍鱼苗或返还货款,在多次催促无果后,陈某焦急地来到法庭,表示担心起诉后对方故意转移财产。立案人员随即告知其财产保全制度,陈某详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后,立案时即申请财产保全,法庭当即冻结张某支付宝账户。后张某主动与法庭联系,希望法官组织调解。经多次沟通,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和解,有效维护了合法权益,同时减少诉讼和执行成本。
灵活执行:破解海岛特殊的司法难题
南日法庭根据岛民的生产作息习惯,结合干警住岛工作优势,针对个案制定精细化的执行方案,通过错时执行,有效破解“人难寻、物难查”难题。
申请人王某曾多次向法庭反映,“李某常年出海根本盯不住,你们上班他出工,你们下班他到家,我把钱借给他十来年了,一直没还!”经过缜密摸排后,法庭干警抓住渔船出海前的关键窗口期,于当天清晨六点突击行动,成功将正要出门的李某拦截,并当场释明拒不履行生效判决的法律后果。最终,李某家属代为支付执行款1.5万元,案件圆满执结。
郑某因交通肇事,致郭某残疾,但一直采取抗拒、规避执行行为,因海岛交通不便法院执行常扑空。后法庭接到线索得知其在南日镇市场附近活动,李法官便带上法庭工作人员直奔南日镇市场,对郑某拘留15日。
“司法的温度不仅在于公正判决,更在于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权益落地。”南日法庭庭长李慜表示,今后将继续走深做实“立审执一体化”,用足多元调解、执行威慑等手段,把“纸上权利”变为群众手中的“真金白银”,为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提供可复制的“南日样本”。(秀屿法院:李慜、张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