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创新,苏州工业园区模式探索

发布时间:2025-05-09 11:06:5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场景创新在推动创新成果转化与新质生产力中发挥关键作用,苏州工业园区作为国家级经开区“九连冠”标杆,以场景创新为突破口,取得良好成就。为探索其场景创新模式,苏州科技大学商学院孙大明老师团队,进行系列调研。发现苏州工业园区场景创新的三大法宝。

(一)打造场景机会,汇聚创新资源

首先,苏州工业园区建立人工智能协同创新中心,面向医药、政务、文旅、大健康等多方向,挖掘AI赋能应用场景,丰富的场景机会吸引科技创新企业聚集,助力场景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其次,发布场景清单,双向匹配前沿技术与市场需求。场景清单是园区挖掘场景的关键,分为场景开放需求清单和场景建设能力清单,每年5月和11月发布。其中,场景开放清单针对有场景缺技术的企业,要求企业详细阐述现有场景、潜在机会和发展目标。场景建设能力清单支列有技术缺场景企业,彰显能力,挖掘潜在场景。最后,开展系列专项征集活动,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场景落地。以5G车联网为例,在金鸡湖景区及湖西片区启动场景征集,涵盖低速无人观光车、低速无人售卖、低速无人清扫和智能网联公交等四大领域。

(二)由配给者转向服务者,加速创新成果转化进程

调研显示,苏州工业园区正积极转变政府职能,由传统的资源分配者向服务提供者转变,显著加快了科技成果的商业化步伐。一是积极推介科创企业产品和服务。例如助力思必驰发布江苏首个百亿级大模型、企查查发布商业风险查询大模型、智慧芽首创“AIGC+搜索引擎”。二是帮助企业深入研究应用场景,结合市场反馈助力技术迅速迭代升级。例如,与星逻智能、若航合作,深入研究无人机自动化技术、机器视觉技术在园区低空经济发展中的应用前景。三是以制度创新牵引场景创新。苏州工业园区借助苏州自贸片区、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等平台,以制度创新赋能场景创新。例如,为辉士尔探讨临床试验对照药品采购而设计“研易购”;为普方生物等进口研发用物品设计“研易达2.0”。

(三)大数据精准招商,提供新质生产力发展沃土

苏州工业园区打造新质生产力的首要成功经验在于精准把握地域特色,创新性地打造了一系列独特的生产力能量聚集场景,这些场景不仅避免了同质化竞争,更成为其他开发区难以复制的创新典范。对新质生产力产业链创新链节点的场景模拟分析,找出“交汇点”、“拓展点”及目标企业。

(撰稿人:孙大明、于长宏、朱天一)

本文系苏州市软科学项目(场景驱动型创新加速苏州制造业创新成果转化的路径研究)阶段研究成果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