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先锋”之笔书写乡村振兴“生动注脚”
发布时间:2025-05-09 11:06:5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关乎着广大农民的幸福生活,也承载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梦想。在这场关乎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党员干部必须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勇当先锋、敢打头阵,在产业发展、基层治理、文化传承等领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让党旗在乡村振兴一线高高飘扬。
坚定理想信念,做乡村振兴的“引路人”。理想信念是党员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在乡村振兴中,党员干部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乡村振兴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一方面,要深入学习贯彻党关于乡村振兴的各项政策法规,准确把握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确保在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另一方面,要积极向群众宣传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和美好前景,用党的理论和政策武装群众的头脑,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升能力素质,做乡村振兴的“主力军”。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产业发展、生态保护、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多个方面,对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党员干部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成为乡村振兴的行家里手。在产业发展方面,要了解市场需求和农业发展趋势,掌握现代农业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带领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在生态保护方面,要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学习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引导群众自觉爱护乡村环境,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在乡风文明建设方面,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倡导文明新风尚,提高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勇于担当作为,做乡村振兴的“冲锋者”。担当作为是党员的鲜明品格。在乡村振兴中,党员干部要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勇于担当责任,积极主动地解决乡村发展中的问题。面对产业发展中的资金短缺、技术瓶颈等困难,党员干部要带头想办法、找对策,通过争取项目资金、引进技术人才等方式,帮助群众克服困难。在农村基层治理中,党员干部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参与乡村治理,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同时,党员干部要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正能量,抵制不良风气,树立良好的党员形象。
密切联系群众,做乡村振兴的“贴心人”。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乡村振兴中,党员干部要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关心群众的生产生活,倾听群众的呼声和诉求,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要经常深入群众家中,了解群众的困难和需求,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同时,要尊重群众的意愿和首创精神,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让群众在乡村振兴中当主角、唱大戏。只有密切联系群众,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才能凝聚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委组织部:史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