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创新突破!孤独症干血片检测试剂盒引领早筛新方向

发布时间:2025-05-09 16:04:2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近日,郑州大学在医疗创新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其研发的“星语先知——孤独症干血片早期检测试剂盒”引发广泛关注。这一成果不仅为孤独症儿童的早期诊断带来新希望,也为全球孤独症防治事业注入了强大动力。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作为一种神经发育异质性极强的临床综合征,近年来发病率呈快速上升态势。我国现有孤独症患儿超 250万,每年新增病例超 20万,给无数家庭带来沉重的情感和经济负担。据了解,患儿家庭年均直接支出高达 18万元,若算上父母误工及心理干预等间接成本,全国每年因孤独症产生的社会经济损失已突破万亿元。同时,公共卫生系统也面临巨大压力,2023年中央及地方财政对孤独症专项支出合计 1287亿元,但仅能覆盖不足 30%的康复机构,供需失衡问题严重。

目前,孤独症的临床诊断主要依赖行为学评估工具,如《婴幼儿孤独症检查量表》(M-CHAT)等。然而,这些方法存在诸多弊端,主观依赖性强、评估周期冗长,对 24月龄以下儿童的敏感度不足,导致许多高风险儿童错过早期干预的“黄金窗口”。在此背景下,郑州大学研发的“星语先知”试剂盒应运而生。

该试剂盒采用先进的靶向代谢组学方法,通过对干血斑样本中氨基酸与酰基肉碱代谢谱进行全面检测,并结合 Lasso-XGBOOST等机器学习算法,筛选出蛋氨酸、瓜氨酸等六种高区分度代谢标志物,构建诊断模型,实现对孤独症儿童与健康儿童的准确区分。整个检测流程可在常规 LC-MS设备上完成,检测下限达 pmol级,单次检测时间控制在 24–48小时内,极大地提高了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星语先知”试剂盒在多个层面实现了创新突破。在理论上,提出多维度代谢网络假说,揭示氨基酸与脂肪酸代谢紊乱的病理关联;方法上,创新性地将干血片技术与 Lasso-XGBOOST算法相结合,实现高精度标志物筛选;技术上,开发动态流速调节的优化 LC-MS检测方法,灵敏度领先行业;操作上,采用简单便捷的数据采集与分析流程,降低基层医疗操作门槛;应用上,通过标准化试剂盒及配套基层适配方案,推动代谢组学技术从科研向临床的深度转化。

从社会价值来看,该试剂盒能够在 1–3岁关键期快速识别高风险儿童,比传统行为量表提前 6–12个月实现诊断。早期诊断后,患儿可及时接受行为干预、语言训练和家庭教育指导,显著改善社交能力、沟通水平和生活自理能力,减少特殊教育和长期护理投入,缓解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压力。

经济价值方面,在国内外尚无同类成熟产品的市场空白下,“星语先知”试剂盒的面市将填补早期孤独症代谢标志物检测赛道,带动完整产业链升级。据市场研究机构预测,未来五年全球孤独症筛查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可达 18%,国内市场规模有望突破 20亿元人民币。

科研价值上,试剂盒所累积的千例以上临床代谢数据,将构建国内首个大规模孤独症代谢组学数据库,为后续多中心验证和跨学科研究奠定坚实基础,有助于推进孤独症的精准分型与个性化干预方案开发。

目前,该项目团队已与多家高校和研究所达成合作意向,并积极推进 NMPA II类医疗器械注册申报,同时兼顾 CE和 FDA的国际认证要求。未来,“星语先知”孤独症干血片早期检测试剂盒有望成为孤独症早期筛查的重要工具,为全球孤独症儿童健康保驾护航。(郑州大学:张伊萍)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