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薪火“燃青春” 铺就时代“奋进路”
发布时间:2025-05-12 11:05:5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百年前,五四先驱振臂高呼,以青春热血点燃民族觉醒的火炬;百年后,新时代青年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在时代的浪潮中勇立潮头。青年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中国青年才会有力量,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才能充满希望。站在新的历史坐标上,当代青年应以理想为帆、以创新为桨、以担当为锚,在奋进长路中书写属于我辈青年的不朽华章。
擎起“理想火炬”的信仰高度,淬炼赤子丹心,绘就“青春作伴好扬帆”的信念长卷。理想信念是青春航程的压舱石,是青年立身处世的根本。百年前,陈独秀、李大钊等革命先驱在风雨如晦中擎起马克思主义的火炬,用《新青年》的呐喊唤醒沉睡的东方;长征路上,平均年龄不足20岁的红军战士跨越雪山草地,以“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铸就精神丰碑;在脱贫攻坚战场,黄文秀将生命定格在30岁,用“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誓言诠释初心。从“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不屈呐喊到“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五四精神跨越时空,始终是中国青年心中不灭的灯塔,理想不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而是脚踏实地的躬身实践,青年要在理论学习中夯实信仰之基,在基层磨砺中锻强报国之志,唯有将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的事业中、融入民族复兴的洪流中,青春才有了超越个体的价值,生命才会焕发出永恒的光芒。
激活“创新引擎”的科技力度,勇攀时代高峰,绘就“弄潮儿向涛头立”的突破长卷。科技革命与大国博弈相互交织,高技术领域成为国际竞争最前沿和主战场。在贵州“天眼”基地,平均年龄34岁的团队守护着“中国天眼”凝望苍穹;在深圳大疆创新实验室,“90后”工程师用无人机技术改变着全球产业格局;航天科技集团青年焊接技师徐立平,为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火药进行微整形,在毫厘之间雕琢大国重器。在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的背后,是无数青年科研工作者的智慧与汗水,他们紧跟时代步伐,聚焦国家战略需求,以“敢为天下先”的锐气、“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闯劲不断突破“卡脖子”难题,积极投身科技创新实践,用热血与智慧浇灌创新之花,为国家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实现自主可控贡献青春智慧,让科技之光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熠熠生辉。
厚植“民生沃土”的担当温度,深耕基层热土,绘就“万家忧乐到心头”的奉献长卷。“新征程上,年轻干部重任在肩、大有可为,必须牢记初心使命、顽强拼搏进取,奋力跑好历史的接力棒”。当代青年牢记殷殷嘱托,在乡村振兴的田野上,30万名“第一书记”中超过半数是“80后”“90后”,他们用直播带货打开农产品销路,用文旅融合激活乡村经济;在疫情防控的战场上,4.2万名援鄂医护人员中1.2万名是“90后”“00后”,防护服下的汗水书写出青春篇章,护目镜里的压痕铭刻下使命担当。青年干部要在厚植为民情怀中树牢“以百姓心为心”、当好“老百姓的官”的价值坐标,多听“乡音”、少讲“官话”,做人民的贴心人、知心人、暖心人,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当青年把目光投向人民的冷暖,青春便拥有了最厚重的底色;当奋斗的坐标系与人民的幸福线重合,人生便找到了最崇高的价值。(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委组织部:杨恒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