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县西瓜:从传统种植到乡村振兴的“甜蜜引擎”

发布时间:2025-05-12 11:05:44 | 来源:新华财经 ​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产业发展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山西省运城市夏县,西瓜产业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与悠久的种植历史,从传统农业中脱颖而出,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

如今,夏县西瓜产业已形成集品种培优、品质管控、品牌打造于一体的高质量发展路径,不仅为当地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更在促进就业、助力脱贫、推动乡村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书写着属于夏县的“甜蜜”振兴故事。

产业崛起:从传统种植到现代产业的华丽转身

夏县,这片位于晋西南的沃土,拥有着悠久的西瓜种植历史。夏县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2.8℃,无霜期205天,丘陵至平川区域的黄绵土疏松多孔、矿质养分丰富,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造就了当地西瓜的绝佳品质。

近年来,夏县西瓜产业实现从传统种植到现代产业的华丽转身。在品种培优与科技赋能上,当地将育种放在首位,积极引进30个西瓜新品种,购置“华之秀三号”等优质品种,并与山西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等高校开展校社合作,建立专家工作室,每年组织30-50个西瓜良种、新型投入品试验对比和推广应用。

在品质管控方面,夏县严格执行《夏县西瓜农产品地理标志质量控制技术规范》《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建立“片组户”基层服务网络,划分15个规范化生产片区,组建六支专业服务团队进行科学化组织管理。同时,夏县入驻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执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制度,建立西瓜生产档案,实现质量全程可追溯。

图为夏县西瓜(夏县宣传部供图)

品牌整合,文化铸魂。2015年,夏县整合13个西瓜商标,并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建设西瓜品牌文化博览馆、编辑出版西瓜故事集、制作专题宣传片和歌曲MV……丰富的品牌文化内涵展现在多样的宣传形式中,西瓜也成为当地一张亮丽的产业名片。

如今,西瓜产业早已成为夏县乡村振兴的“金色引擎”。全县11个乡镇、87个行政村联动共同打造4.2万亩核心种植区,1460户专业瓜农、3000名职业从业人员日夜耕耘,夏县西瓜的年总产量达到40万吨,产值突破6.3亿元。

振兴引擎:小西瓜撬动乡村发展大格局

夏县西瓜产业蓬勃发展,成为产业振兴的强劲引擎,在带动农民增收、创造就业、助力脱贫等方面成效显著。

在带动农民致富上,夏县西瓜产业成绩亮眼。以禹王镇为例,全镇共有8000余亩西瓜种植地,年产值达1.3亿元,1000多人投身其中,人均月收入达6000余元,全镇实现年增收600多万元。夏县宏伟瓜业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更是发挥辐射作用,带动8个乡镇40个行政村及周边县700多户瓜农,年种植1.5万亩大棚西瓜,产出15万吨优质西瓜,总产值达2.1亿元。

以山西夏乐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通过打造集“公司+合作社+协会+基地农户+销售团队+互联网”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联合体,夏县创立了五大产业运营体系,不断推进“五品”创新发展模式,开展六项生产服务活动,实行“十统一”经营管理,组织引领6000多名瓜农在广袤的绿色田野干“甜蜜”事业、做品牌文章,把小西瓜“种”成富民大产业。

如今,众多青年也返乡成为职业农民,2021年,“90后”青年时大超和妻子一起回到郭里村,加入合作社,承包了20亩地种植西瓜。到2024年,种植面积扩至26亩,每亩年收入过万元,远超在外打工收入。

特色亮点:创新驱动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黄河金三角的沃土上,夏县西瓜产业正以创新为引擎,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品牌化跨越。通过构建全产业链、实施标准化种植、强化品牌建设、深化科技支撑,夏县西瓜稳居西瓜类品牌价值全国前列,更以“甜蜜”之力撬动乡村振兴的大格局。

在科技领域,夏县与高校合作引进无土栽培、嫁接种植等新技术,搭建“夏县西瓜地理标志农产品追溯大数据平台”,对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实现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

如今,夏县西瓜的种植版图已从夏县核心产区拓展至运城市7个县(市、区)及甘肃、陕西、云南、海南四省,10万亩种植基地保障了西瓜的周年供应。

夏县西瓜产业以创新为笔,书写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篇章,未来也将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继续释放“甜蜜”力量。(张珂萌)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