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税务:聚“三力”强“三基” 写好“强基工程”开局破题第一篇
发布时间:2025-05-13 10:33:0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2025年是全面实施数字化转型条件下税费征管“强基工程”的开局破题之年,山东枣庄税务部门聚焦当前税费征管基础薄弱环节和短板弱项,加强基础数据治理、深化基础事项监管、推动基础流程优化,为实施好“强基工程”奠定坚实基础。
聚组织领导合力,强机制建设之基
山东枣庄税务部门通过召开专题座谈会、组建“强基工程”工作团队、定期召开工作协调推进会等方式,聚焦短板弱项,研讨应对措施,为实施税费征管“强基工程”夯实组织基础。在深化机制建设过程中,注重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既严格遵循上级工作原则,又充分结合枣庄实际,明确各阶段任务目标。
团队运作促落实。依托市、区(市)两级《意见》落实办,建立“强基工程”联络机制,组建各区(市)局和局内各单位共34人的“强基工程”工作团队,加强对各条线、各单位“强基工程”的统筹调度。定期召开团队例会,及时通报上级要求部署,掌握各区(市)局、市局各条线推进强基工程工作进展,确保各项任务稳步推进。同时,通过专题讲座、专项培训、条线学习测试等方式,持续提升团队专业化水平。
清单管理明责任。2024年底,国家税务总局枣庄市税务局组织召开“强基工程”座谈会,市局党委委员分别带队到7个区(市)局开展专题调研走访,征集各区(市)局在征管全流程中存在的短板弱项及相关意见建议。组织业务骨干整理归纳相关问题和建议42条,涵盖登记、申报、征收、数据与风险等税费征管工作的方方面面,形成《短板弱项突破清单》。各业务条线重点梳理本条线、本领域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研究谋划改进提升措施,同时加强对下督促指导;各区(市)局在落实好上级重点工作任务的同时,发挥基层一线优势,在制度落实、数据治理、重点事项监管、体制机制优化方面探索经验打法。
机制保障提效能。按照“两周一简报、每月一月报”的形式,定期调度全市“强基工程”推进情况,深度总结梳理好的经验做法,截至目前,在市局网站设置“强基工程”专栏,编发8期要闻、3期税务动态,展示各区(市)局和市局科室在推进“强基工程”方面的经验做法。加强与上下级和局内各单位的沟通协调,按月召开工作协调会,查实情、查短板、查需求,共同商讨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各项工作衔接顺畅。建立工作考核机制,强化结果导向,将“强基工程”工作完成情况纳入考核和督办体系,对工作进度滞后的单位进行督促和指导,充分调动各单位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各项任务按照预定计划顺利推进。
聚日常监管合力,强风险防控之基
山东枣庄税务部门立足自身职责定位,充分发挥贴近税源的优势,聚焦税费征管各环节和重点行业监管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以“数据+规则+责任”为驱动,侧重解决基础性问题,探索推进强化审核基础、织密监管网络,提升日常监管质效,将风险消弭在前端。
数据赋能强基础。强化数据的比对分析,对连续12个月内存在多次逾期申报记录和征期内开票未申报纳税人开展精准辅导提醒,提升纳税人申报主动性和税务人催报精准性。加强个体户申报质量监控,指导各区(市)局对个体户申报疑点进行核查分析。
部门协同防风险。加强与市场主体登记部门沟通配合,与市场监管局、行政审批局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注销登记“一件事”工作协同的通知》,加强数据比对、优化服务方式、强化风险处置、加强联合监管,通过数据比对分析,筛选并下发单方面注销、在营未办税户疑点任务。
分类施策促增收。积极打造“四个一”工作法,探索“清存量、控增量、提质量”新路径,依托“综治+税治”双网格联动机制,常态化运用强制扣缴、阻止欠税人出境等措施,探索应用查封扣押、冻结存款账户等征管法赋予的权力事项,编制8个权力事项工作指引,扎实开展规范欠税管理工作,有效化解欠税管理中的系统性风险。
聚协同共治合力,强征管效能之基
山东枣庄税务部门发挥《枣庄市税费共治保障办法》作用,在税费服务、税费协助、信息共享、监督保障方面持续升级协同合作,加强“上下联动”“左右协同”“内外协作”,全面提升税费征管效能。
拓展共治实践场景,推动数据共享。建立“税务征管、企业申报、环保监测、信息共享、协作共治”的环境保护税征管协作工作机制,推进与水务、环保等部门的工作协调和数据交换,搭建“环境保护税申报偏离度分析模型”,常态化开展风险分析,提升环境保护税管理的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聚焦全省、全市重点项目,及时共享项目开工建设、投产达产、缴纳税费等各类信息,定期开展多维度分析,着力提高“税务+”协作能力。深入推行“综治+税治”双网格联动,健全“镇街、社区、村居”三级税收共治网络,搭建覆盖全市65个乡镇(街道)的双网格管理架构。发挥税务网格员与社会网格员协同联办优势,强化基础信息共管,通过共治网格核实“三址”信息2万余条,更正纳税人行业、电话号码、办税人员等信息一万余条次。
聚焦重点事项监管,推动协同共管。强化注销状态不一致风险防控,设置8个相关指标,开展常态化扫描监控。开展涉房涉地风险防控,采集全市的房产网签数据,结合系统内纳税人申报数据,制作ABI报表,直观展示数据差异,梳理全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增值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申报缴纳情况,对销售额与网签数据差异开展核查。利用内外部数据对国有企业土地税源信息开展交叉比对,对全市取得出让土地的国有企业的购地信息与金税三期土地税源信息进行比对,对未纳入征管的开展核查。加强涉税中介风险指标监控,自建遵从类、执法类指标,根据进销发票情况开展分析,确保及时发现虚开风险中介。
深化集约智能服务,推动服务共融。深化“智税云厅”应用,构建“精准推送、智能交互、问办协同、全程互动”的征纳互动服务模式,推动依申请事项脱离办税服务厅,实现全程网上办。进一步加强与自然资源、财政、金融部门协同联动,实现户籍、婚姻、家庭等信息共享,实现业务办理“零资料”。印发《枣庄市税务局社会保险费征缴投诉争议内部协同处理工作指引(试行)》,“一站式”投诉争议联合处理机制实现市、县、乡三级全覆盖,依托“税费征管协同工作系统”、政法委“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社保费征缴争议事项全面实现线上流转。(枣瑞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