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军人沈加国:卸下戎装志不改 富民强村谱新篇

发布时间:2025-05-13 18:10:5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身着军装,他是保家卫国为民负重前行的人民子弟兵;退却戎装,他是不忘初心带领群众奔小康的“领头雁”。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盘湾镇振阳村就有这样一位真抓实干的“兵支书”沈加国。他于1992年12月参军入伍,1996年12月光荣退役。2022年3月肩负着组织上的重托,承载着数千村民的期望,任振阳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工作中,沈加国用实际行动积极践行“退役不退志、永远跟党走”的承诺,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始终以富民强村为目标,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新时代基层党支部书记的责任与担当。2024年,振阳村村集体经济收入首次突破100万元。振阳村先后荣获市级“文明村居”、“平安法治村居”、“无访无诉村”等荣誉。他本人也先后荣获镇“优秀人大代表”“优秀村书记”等荣誉称号。

党建引领,建强村级“主阵地”。自2022年担任村支部书记以来,沈加国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建强村级战斗堡垒。工作中,他按照个人特长明确分工、严格制度,进一步强化干部作风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等组织生活制度,带头参与到值班值守、环境整治、志愿服务以及信用体系建设等工作中,每年对优秀党员进行表扬,引导广大党员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同时,对村级组织场所进行升级改造,提升软硬件设施水平,优化党组织阵地功能,创新“党建+业务”模式,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全年参与志愿服务48次,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在沈加国的带领下,振阳村党支部像“吸铁石”一样把群众凝聚起来,投入乡村振兴的事业中,党员队伍成为群众心中的“主心骨”。

产业振兴,探索发展“新路径”。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沈加国发挥振阳村紧邻沈海高速射阳服务区的区域优势,坚持向土地要效益,不断加大土地流转力度,进一步调优种植结构,采取以“整”代“散”的土地种植模式,积极鼓励种植大户成片种植稻麦。目前全村实现土地流转面积3000亩,村集体每年增收40余万元。同时,沈加国积极盘活村内闲置资源,深入开展“三资”清理,多次与群众一起谈、一起议,最终达成“超长期合同一律终止、低价承包的一律收回、村干部占用的一律清退”的共识,并选拔一批责任心强的村民代表进行清产核资,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提高种植户的收入,仅此一项就为村民增加收入20万元,进一步赢得了广大村民的信任与支持。

为民办事,提升群众“幸福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自担任书记以来,在群众眼里他从不摆架子,群众有困难,他总是想在前面。村里大事小事,他始终积极主动,不计得失,用自己的爱心让贫困群众感受党的温暖,用自身的言行感召周围的同志,让“党员”这一光荣称号在自己身上闪耀发光。他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仅仅是2024年,就投入60万元完成道路硬化1.5公里、桥1座、疏通沟渠2000米、村庄河道常态化保洁,改善了村民出行条件,提高村民生活环境,提升村民满意度。他始终关注各类人群生活,分别在春节、端午节、“七一”、“八一”等重大节日期间慰问老党员、退役老兵达200人,重阳节慰问本村90岁以上高龄16人等,同时对80岁以上老人和困难群众全年免费理发,确保这些人群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积极组织村民体检,受益村民2000人次,关注村民身体健康。此外,通过举办多场文艺活动,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倡导了文明新风尚。精心打造的振阳村红色传习所教育基地,年均接待参观4000人次,有效传播了红色文化,增强了群众的爱党爱国情怀。每年举办金秋助学、道德模范评选表彰等活动,让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村民幸福指数和满意度显著提高。

走进如今的振阳村,一砖一瓦尽显乡韵,草木田园皆是风景,村民闲暇之余可以到凉亭歇息、傍晚到文化小广场跳广场舞,处处洋溢着村民的欢声笑语,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明显提升。从“橄榄绿”到“党旗红”,沈加国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始终是冲锋在前的战士,践行着“永不退伍的‘乡村振兴兵’”的誓言。(刘亚东、成麟祥)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