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拍桌到执手:一纸协议背后的孝道传承

发布时间:2025-05-16 10:31:0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近日,一场因赡养老人引发的家庭矛盾在仙岩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展开温情调解。李甲、李乙、李丙、李丁四兄妹因赡养老人的问题争执不下,在浙江嵊州市公安局仙岩派出所与嵊州市仙岩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警调衔接”机制的运行下,通过“法理+情理”双轨并行的方式,以“孝道传承”为纽带,重新系紧了亲情的纽带。

以史为镜:一碗饭背后的家风传承

调解现场,仙岩镇人民调解员并未直接切入矛盾,而是讲述了一则发人深省的典故:古时一位母亲每日送饭给婆婆,却从不洗碗,也不关心婆婆是否吃完。某日婆婆失手打碎饭碗,孙女见状竟脱口骂出“老不中用,竟然打碎以后要留给母亲吃的碗”。母亲惊觉自己苛待老人的行径竟被女儿模仿,幡然醒悟后开始悉心侍奉婆婆,终以行动教会女儿何为孝道。“父母是孩子第一面镜子,我们如何对待长辈,儿女便如何对待我们。”调解员的讲述让四兄妹陷入沉默。

以身作则:调解的真情共鸣

调解员趁热打铁,分享了自己的家庭故事。去年母亲重病卧床三个月,妻子主动承担起照料责任,“端屎端尿从无怨言”。他坦言:“若没有妻子的孝心,家里也没有这么安心。”调解员以自身经历引导当事人换位思考,“孝心不是负担,是法律规定的义务”。经过调解员真人真事的讲述,原本针锋相对的调解气氛也逐渐缓和下来。经过两小时恳谈,四兄妹最终达成赡养协议。调解结束后,李乙主动握住调解员的手:“感谢老娘舅今天的调解,从前总计较谁多做了,却忘了爸妈养大四个孩子更不容易,以后会好好照顾父母。”

定纷止争:协议背后的温情考量

这场调解没有冰冷的法条背诵,有的是跨越古今的孝道传承和调解员的真情分享,四兄妹终于明白,赡养不仅是义务,更是为儿女立起一面镜子。临别时李丙感叹道:“今天签的不只是字,是给孩子们看的家风。”

仙岩镇积极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仙岩派出所、仙岩司法所通过提前介入、法治引导、文书见证等方式,与人民调解形成优势互补。正如协议签署后李丁所言:“民警的警徽让我们知道这是法律底线,调解员的典故让我们想起做人本分,这样的调解我们心服口服。”(黄赵洪、蒋公志、撰稿人:何楚纬、俞键)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