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韵悠扬映夕阳 中泰党服竹笛社团让老年生活“乐”动起来
发布时间:2025-05-16 16:51:4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在杭州中泰街道,竹笛的悠扬旋律不仅是千年“笛乡”的文化符号,更成为老年人拥抱生活的幸福节拍。中泰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以竹笛社团为支点,将非遗传承与老年教育创新结合,让银发群体在笛声中重拾文化自信、乐享精神富足,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写下生动注脚。
扎根文化沃土,回应银发群体精神渴求
“住在竹笛之乡,总得会吹一曲!”这句带着乡音的自豪感,成为中泰街道开设竹笛社团的初衷。面对老年人“渴望学习却畏难”的普遍心态,党群服务中心特邀非遗传承人丁老师授课,以“零门槛、慢节奏”的教学理念打破年龄桎梏。丁老师常鼓励学员:“笛声里没有‘太晚’,只有‘开始’。”72岁的陈阿姨起初连笛孔都按不严,如今已能流畅演奏《茉莉花》,她感慨:“年轻时忙着工作,现在终于圆了音乐梦。”以竹笛为媒,中泰党服让老年人在触摸本土文化中找回归属感,更让非遗传承从“高阁展品”变为“日常风景”。
创新服务模式,破解老年教育现实难题
如何让银发学员“学得会、留得住”?中泰党服的答案是“分层教学+温情陪伴”。社团按基础分设初级班与进阶班:前者从指法、气息等基本功入手;后者则挑战《美丽的神话》、《紫竹调》等经典曲目。为巩固学习效果,丁老师录制教学视频发送至微信群,学员通过反复回看,“把客厅变课堂”自主练习。从“手把手教”到“心贴心伴”,中泰党服以精细化服务破解老年教育痛点,让文化学习成为银发生活的“快乐刚需”。
激活银发力量,提升社区治理人文温度
竹笛社团的“溢出效应”正悄然改变社区生态。学员们从“课堂走向舞台”,在街道文旅节、邻里文化汇演中频频亮相,成为街道活动的保留节目;笛声更成为社区关系的“润滑剂”,原本陌生的老人因合奏结缘,以笛会友、以乐叙情,在悠扬的笛声中分享生活点滴、倾诉情感困惑。中泰党服以竹笛为纽带,让老年群体从“孤独的旁观者”变身“温暖的传递者”,在文化传承中重拾社会价值,于音符流淌间织就情感联结的网络。
一支竹笛,吹活了千年非遗的当代生命力,更吹暖了银发群体的精神家园。中泰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以“小社团”撬动“大民生”,让老年人在文化传承中找回价值,在社区共建中焕发光热。未来,将持续深化“文化养老”模式,拓展多元课程,让“老有所为”的星火点亮“美丽中泰”的幸福图景,书写乡村振兴路上最温情的篇章。(中泰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