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绽芳华 志愿暖人心——江西财经大学学子以专业与行动书写青春篇章

发布时间:2025-05-19 15:42:4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在江西财经大学的校园里,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以专业知识为基石,以志愿服务为纽带,在求知与实践的交织中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财政税务学院的徐铭、设计与艺术学院的谢小鸥、经济学院的罗心怡,三位学子虽身处不同专业领域,却以相似的赤诚之心,将大学感悟融入社会服务,用行动温暖他人,用理想照亮前路。

一、财政学子的“数学课堂”,为星星的孩子点亮星光

“小朋友,你看这个数字像什么?对啦,像一面小旗帜!”在南昌市特殊教育机构的教室里,财政税务学院2023级财政学(智慧财税)专业的徐铭正蹲下身在一张课桌前,耐心引导一名自闭症儿童认识数字。这样的场景,已成为她每周志愿服务的日常。

图为徐铭引导自闭症儿童学习数学

作为一名财政学专业学生,徐铭的课堂本应与税收政策、预算管理打交道,但她却选择将课余时间投入公益教育。“自闭症儿童被称为‘星星的孩子’,她们需要更多耐心和陪伴。”谈及初衷,她眼神坚定。为了提升教学效果,她自学特殊教育方法,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生动的游戏:用黏土捏出数字形状、用积木搭建加减法模型……而面对孩子们部分难以集中注意力的情况,她则耐心引导孩子分步学习,并用生动幽默的方法让孩子们能够投入于数学的学习中区。

“志愿服务让我更理解‘责任’的意义。”徐铭坦言。她的行动不仅帮助孩子们逐步掌握基础数学技能,更让家长们看到希望。一位家长感动地说:“小徐老师从没因为孩子的沉默放弃沟通,她的坚持让我们相信,每一颗星星都能发光。”

二、艺术与温情的交织,让爱与创意在手中绽放

“妈妈最喜欢粉色,我要做一朵粉色的康乃馨!”在设计与艺术学院2024级环境设计专业学生谢小鸥的手工课上,一名小女孩兴奋地举起手中的黏土花瓣。这堂以《送妈妈的一束花》为主题的手工课,是谢小鸥为母亲节特别设计的礼物。

课堂中,她将情感教育融入艺术创作:从讲解康乃馨的花语,到引导孩子们思考“妈妈最喜欢的颜色”,再到用卡纸、黏土制作花束,每一步都紧扣“感恩”主题。“手工不仅是技巧的练习,更是情感的传递。”谢小鸥表示。课堂上,孩子们的作品充满童真与爱意——有的在花茎上粘贴全家福照片,有的用彩笔写下“妈妈我爱你”。一张照片定格了温馨瞬间:孩子们举着自己所做的《送给妈妈的一束花》和谢小鸥等志愿者合影留念,大家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图为谢小鸥与其他志愿者和孩子们的课后合影

她的志愿服务远不止于此。周末,她奔赴乡村,为留守儿童辅导课业;课余时间,她组织志愿者陪伴孩子们玩飞行棋、切蛋糕,用点滴行动填补亲情的空缺,她与孩子们挤在棋盘前,笑容灿烂;另一面,她举着课本,教着孩子们去学习晦涩难懂的课本,给予孩子支持与鼓励。“艺术是桥梁,连接起心与心的距离。”她说。

三、国民经济管理的追光者,以专业之笔绘就社会蓝图

“国民经济管理不仅是宏观数据的分析,更是对民生福祉的关切。”经济学院2024级国民经济管理专业的罗心怡,在学术笔记扉页写下这句话。大一学年,她从懵懂新生蜕变为心怀家国的思考者,在理论与实践中探寻专业的深层价值。

课堂上的她,是“多棱镜”般的存在:从剖析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到用计量模型解读区域经济差异,她不断打破认知边界。“老师用‘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比喻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让我豁然开朗。”她回忆道。课外,她积极参与乡村振兴调研,走访农户、分析数据,撰写报告为地方产业规划建言。“经济政策影响着千家万户的生活,我们的研究必须扎根现实。”

对于未来,罗心怡的规划清晰而笃定——无论是进入政府经济部门参与政策制定,还是投身金融机构研判市场趋势,她始终将“服务社会”置于首位。“就像校训‘信敏廉毅’所言,我们要以专业能力推动经济发展,让更多人共享时代红利。”她的书桌上,一摞摞经济学著作与志愿活动证书并肩而立,无声诉说着理想与情怀的交融。

徐铭的数字、谢小鸥的花束、罗心怡的数据模型……形式虽异,初心如一。在江西财经大学这片育人的沃土上,三位学子以专业为舟、以奉献为桨,在青春的河流中奋力前行。他们的故事,不仅是个人成长的注脚,更是一代青年将“小我”融入“大我”的生动缩影。正如蛟湖的波光始终闪耀,他们的理想,也将在服务与奉献中愈发璀璨。(江西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财政学(智慧财税)徐铭、江西财经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环境设计谢小鸥、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国民经济管理罗心怡)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