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警风采(317)】冯立里:智守万家灯火的预警劝阻“指挥官”

发布时间:2025-05-21 11:16:2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对方说知道自己接到的是诈骗电话,意识到对方在骗他了,我们的工作是不是就成功了?”“当然还不够,我们都知道事主曾经遭遇过诈骗,一定要做到‘五必须’,必须见面确认。”在冯立里不断强化培训下,重庆市公安局九龙坡区分局黄桷坪派出所民警果然在事主徐先生的不断否认中发现端倪,及时阻止一起近10万元的电诈案件发生。

39岁的冯立里是九龙坡区公安局分局智侦中心民警,虽然没有出现在这起成功预警劝阻中,但全区每一次成功的反诈预警劝阻,几乎都离不开这位“反诈大脑”的全时培训、及时调度、实时指导。这位从警18年的“老刑侦”如今在没有硝烟的反诈战场上,用大数据构筑起守护群众“钱袋子”的铜墙铁壁。

数据世界的“拆弹专家”

从2007年成为一名人民警察起,冯立里就在九龙坡区公安分局刑侦支队各个岗位上锤炼,成为了一名破案能手,但当2021年受命负责全区反诈预警劝阻工作时,这位经验丰富的刑侦民警还是犯起了嘀咕:彼时刚开始有预警劝阻这项工作,各类数据建设也不完善,全国各地的反诈民警也都在摸索。冯立里便摸着石头过河,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这一项工作,从一开始对已转账的资金进行紧急支付,逐步将预警劝阻工作的关口前移,从今年开始,他专注于对特危人群在接触到诈骗时进行及时预警,“如何从海量的事主中筛出特危人群?我们从接到诈骗电话后的成案率进行甄别,普通人接到诈骗电话后,成案率在千分之二左右,而特危则到达千分之六,换句话说,他们上当受骗的概率高出足足2倍。”面对每日涌入的海量预警信息,冯立里通过通话时长、境外IP特征等10余项指标,将预警对象划分为不同的风险等级,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反诈预警工作。

冯立里在海量数据中分析诈骗案件

去年10月,九龙坡区反诈中心接到辖区一银行反映,客户沈婆婆在该行APP购买400克黄金,但沈婆婆住在谢家湾,收货地址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农村。获知情况后,冯立里旋即开展研判工作,发现沈婆婆与老伴住在一起,子女在外地工作,几年前曾有被电诈经历,结合收件人姓名、地址与购买人不符等异常,完全符合特危人群的特征,因此在通知属地派出所上门核实的同时,冯立里也作为智侦中心的反诈智囊现场劝阻。见面后,沈婆婆否认网购黄金且有明显抵触情绪。冯立里便将老两口劝到派出所进行“深度劝醒”。在派出所,冯立里与老人一起查看手机通话、社交软件记录以及APP安装情况,一眼发现了共享屏幕、远程控制手机的APP,民警便结合同类手法案例,通过以案说理、案例分析的方式剖析,通过近3小时的耐心劝导,沈婆婆也幡然醒悟,不但承认已经购买400克黄金,还主动告知民警自己银行卡里的数十万“养老钱”也可能被骗子威胁。好在民警及时发现、劝醒,避免了沈婆婆越陷越深,更是及时指导银行将购买黄金的资金原路返还。

预警体系的“总工程师”

15时6分,第一次拨打,占线;15时10分,连续拨打2次,接通即被挂断,怀疑事主手机被诈骗分子屏幕共享、远程控制;15时10分起,连续拨打5次,2次未接、3次被快速挂断,民警用3次接通的短暂间隙向当事人表明身份并告知关闭手机网络;接下来的8分钟,民警连续拨打事主电话18次,尽管无人接听,但反复拨打扰乱嫌疑人通过共享屏幕进行转账操作;15时20分,民警抵达事主所在地,果断断网,切断即将被转出的50万元——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与嫌疑人的“隔空斗法”,是今年4月全网刷屏的“王大姐劝阻实录”。

在这背后,既有冯立里实时指导派出所民警开展工作,更有其团队结合近期该类诈骗手法高发而制定的“共享屏幕反制工作法”。当研判到骗子诱导王大姐开启屏幕共享时,派出所民警在赶往现场见面的同时,不断拨打事主电话,不放过任何一个劝住事主的机会,同步干扰骗子的操作。而到达现场后,民警则按照反诈预警劝阻培训的操作规程,用“断网三步法”,断掉无线网络、强制关闭手机、取出SIM卡,接下来再落实“五必须”的其他操作:帮事主删除可疑软件、关闭境外来电功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

冯立里指导同事开展反诈预警

在冯立里编纂的反诈劝阻操作手册里,细化到了不同场景的100多条标准化应对,这些源自实战的指南,让基层民警从“凭经验劝阻”转向“科学化作战”。

事主心理的“解语者”

“光了解诈骗分子的手段还远远不够,做好反诈预警,更要了解事主的心态。”在辖区某企业财务主管遭遇“杀猪盘”后来到派出所仍不愿面对现实的深夜,冯立里带着心理学书籍走进询问室。当发现事主因羞于承认受骗而抗拒沟通时,他转而聊起子女教育话题,用“父亲般”的共情打破心理防线。2个多小时的“话疗”中,他巧妙穿插140万元已转账资金的追查进展,最终让事主含泪说出公司第二天将有2000万元入账的消息,而事主已经与“境外男友”说好,将把这笔货款用于所谓的“追加投资”。

在这场长达2小时的“较量”中,冯立里展示出刑侦老兵的敏锐:发现事主眼神躲闪提及“境外男友”,立即调取其社交账号登录记录;察觉当事人反复查看手机时间,果断判断诈骗分子正在远程施压;这种“微表情侦查+数据穿透”的复合研判,成为突破顽固受骗者的关键。

联合多方力量共同劝受骗人员

自今年4月起,九龙坡区对特危人员的预警劝阻中,仅一例成案,及时为群众保住上千万资金,这背后是冯立里等反诈专家不断推进反诈预警劝阻工作方法创新及质效提升的努力。当被问及为何甘于从刑侦一线来到幕后时,他抚摸着满墙的群众感谢信笑道:“比起群众的财产蒙受损失后的破案追赃,我更享受预警成功时群众的惊呼——‘哎呀警察同志,差点就被骗了!’”(九龙坡区公安分局供稿)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