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狂飙”,奏响区域发展与经济腾飞新强音
发布时间:2025-05-22 11:19:32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近日,新建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正式进入试运行阶段,成为今年开通的首条高铁线路。一季度全国铁路完成投资1312亿元,同比增长5.2%,规模连续四年在一季度突破历史纪录,这背后是至少14条高铁项目在年内通车的雄心壮志,是高铁建设领域一场波澜壮阔的“狂飙”盛宴。
冲刺“十四五”,高铁建设跑出加速度。“十四五”规划犹如一幅宏伟的蓝图,为高铁建设指明了方向。根据规划,2025年全国铁路运营里程目标为16.5万公里,其中高铁运营里程5万公里。要完成这一目标,就如同攀登一座高峰,需要集中精力、全力以赴推进剩余项目。今年以来,渝厦高铁重庆段、沈白高铁、沿江高铁武宜段等至少14条高铁线路纷纷更新项目动态,全力冲刺2025年建成通车目标。这不仅是完成“十四五”规划任务的收官冲刺,更是为宏观经济年度指标稳增长的需求而冲刺。铁路投资增速高于全国固投增速,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
突破区域瓶颈,高铁网络织就新图景。“区域协调与网络补盲并重”是本轮高铁冲刺潮的重要趋势。沿江高铁武宜段等项目,如同一条条强劲的纽带,将强化长江经济带“轴带牵引”功能,最终形成“东中西联动”的发展新格局。沪渝蓉沿江高铁武汉至宜昌段静态验收工作正式启动,进入通车倒计时阶段,将使武汉至宜昌的时空距离从2小时缩短至1小时,串联起武汉、荆门和宜昌,其“联网”效应明显。襄荆高铁也在全力冲刺,汉襄宜“金三角”高铁大环线将离“画圆”更近一步,形成时速350公里的高铁闭环。从更大范围来看,辽宁、贵州将通过沈白高铁、盘兴高铁实现“市市通高铁”,填补西部和东北路网空白,带动长白山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同时也将结束抚顺不通高铁的历史,使辽宁成为今年第一个实现“市市通高铁”的省份。贵州也将在2025年建成盘兴、瓮马铁路南段,实现“市市通高铁”。“市市通高铁”将推动要素流动加速,缩短时空距离,促进人才、资本、资源向欠发达地区流动,激活文旅、农产品等特色产业,促进区域枢纽强化,优化省内经济格局。
带动产业升级,高铁经济释放新动能。铁路建设对投资的拉动作用显著,不仅可以形成直接投资拉动,而且可以通过产业链激活,带动上下游产业升级。今年一季度铁路投资直接带动钢材、水泥等建材需求,乘数效应显著(1∶3.5关联产业产值),盾构机制造、智能监测等高端装备产业也随项目推进获得订单增长。广东提出着力扩大有效投资,狠抓公路、铁路、水运、机场等重大项目建设,2025年至2027年全省综合交通全口径(含铁路、机场)计划完成投资约9000亿元,备受关注的湛海高铁、广河高铁等项目均被重点提及。2025年,浙江、山东、江苏、河南等经济大省也积极部署,全年综合交通投资预计分别达到3500亿元、2500亿元、2300亿元、1000亿元。从今年一季度来看,铁路等重大交通项目投资的拉动效应已经显现。陕西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5.8%,其中新基建投资同比增长27.8%,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22.8%;辽宁全省建设项目投资增长14.9%,比上年全年加快2.1个百分点等。这些数据就像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奏响了经济发展的新乐章。
高铁“狂飙”,是一场区域发展与经济腾飞的盛宴。在冲刺“十四五”目标的道路上,高铁建设正以风驰电掣之势,突破区域瓶颈,带动产业升级,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随着高铁网络的不断完善,未来的中国将更加紧密地连接在一起,经济发展的列车也将快速驶向辉煌的明天。(朱媛媛、宋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