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春三问铺就公路养护高质量发展坦途

发布时间:2025-05-23 10:06:0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从“苦瘠甲天下”的黄土沟壑到“丝路重镇”的枢纽通衢,“八棵树精神”照耀下的新时代定西公路青年,在陇中大地书写“路在心上,心在路上”的动人篇章。

面对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纵深推进、“三大高速公路新通道”建设全面铺开、公路养护向市场化、专业化、智慧化方向发展的关键时期,公路青年更需以“三问”明方向:使命何在?价值何显?前路何往?这既是行业发展的时代命题,更是青年成长的必修课题,唯有以问促思、以行作答,方能在公路养护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留下青春印记。

一问“强基”

使命何在?以青春担当守护路网动脉

守护千里路网畅通,是公路青年与生俱来的政治责任。定西公路青年“养好公路、保障畅通”的使命始终镌刻在一条条通衢大道上。

在应急抢险最前线,他们以血肉之躯筑起“青春堤坝”。积石山震区零下15℃的寒夜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伟驾驶挖掘机连续奋战15天,血泡粘连的手套撕下皮肉,硬是从万吨塌方中刨出群众的“暖冬通道”。暴雨突袭通渭,90后副段长姚彦龙带领突击队72小时连轴转,雨衣浸透泥水却无一人后退,只因“抢险不结束,怎么能休息”的信念早已融入血脉。陇南暴洪肆虐,青年职工李化雄泡在齐膝洪水13昼夜,用布满血丝的双眼盯紧每一处险情,终使“任督二脉”重归畅通。这些惊心动魄的瞬间,诠释着公路青年“路不通、人不撤”的钢铁誓言。

在日常养护主战场,他们以坚守奉献织就“安全经纬”。汇聚青春“三重奏”,岷县段谢伟从云南乡村教师到公安辅警,再到扎根公路养护一线,将教育情怀融入每一寸路面的精修细养。在高养所油路修补现场,青年突击队顶着50℃热浪蒸腾,创新“试验先行+数据护航”让修补质量控制在毫米级。微信运动日行20000+,临洮段青年职工徒步走遍辖养干线,在汛期来临前筑起“数字护坡”监测网。冬春之交,漳县段青年“保畅突击队”在海拔3200米的木寨岭上筑起安全防线,零下20℃的严寒中,时刻践行公路人的责任担当。他们用最平凡的双手将坎坷变成平坦,书写出公路“畅、安、舒、美”的崭新画卷。

在服务民生最前沿,他们以赤子之心点亮“万家灯火”。“四好农村路,百姓幸福路”,16名政治过硬、技术精湛的青年骨干驻点帮扶,以“一路一策”精准提升农村公路养护水平。驻申都乡岔林村帮扶队穿梭于田间地头,维修“五保家园”基础设施、整体改造升级危旧桥梁、砌筑垮塌堤坝,破解群众“行路难”的揪心事。“冬送温暖”“夏送清凉”“金秋助学”“春送祝福”,工会立足职工需求唱好“四季歌”,把关心关爱送到职工心坎上。“星火青创联盟”跳出公路看公路,“小橘灯”记者团肩扛摄像机、手拎三脚架,拿着笔、夹着本,加班熬夜通宵赶稿,只为用镜头、声音、笔触记录公路人坚守岗位的每一个场景、每一个瞬间。他们的身影,更在细微处润泽万家灯火,让每一条公路都成为通向美好生活的幸福通途。

这便是青春担当最炽热的写照。

二问“砺能”

价值何显?以青春智慧攻坚行业变革

新时代公路养护的价值坐标,始终指向“人民满意”的根本标准。当数字浪潮遇见公路养护,定西公路青年正用科技创新重塑养护价值。

突破,激活技术攻坚。安定段青年创新工作室自主研发的“公路病害采集系统”,大幅提升道路病害采集整理效率与科学决策水平。渭源段技术员参与国道212线张家河桥集中养护中,研究引进桥梁伸缩缝液体止水带(硅酮灌缝胶)新材料,有效助推公路桥梁伸缩缝养护提质降本增效。陇西段年轻干部学习小组将“四新技术”玩出新花样——先后改装了装载挖掘机、路面吹扫机、波形护栏清洗机等设备,搭配SBS改性油毡和BJ100型伸缩缝,延长路面使用寿命。试验检测室深度融合智能化检测设备与人工复核手段,对路表渗水系数、平整度、接缝处高差及沥青混合料摊铺温度等关键指标实施“全过程动态监控”,达到“毫米级”质控。这些突破印证,当青春智慧碰撞技术痛点,便能点燃养护升级的“核爆点”。

变革,紧贴智慧脉搏。应急中心合作研发并上线了一套公路雨雪监测系统,为公路养护和道路保通保畅提供了关键的数据支持。养路科创新应用智慧巡检养护平台系统,实现“AI巡查替代人工巡检、数字报告替代纸质记录、智能决策替代经验判断”的养护模式转型。技术科积极探索线上管理模式,通过共享文件形式实时上传至云端,达到检查报告、维修记录、技术文档等业务数据库的融合,“可视化养护数据模块”推动桥隧养护管理从“人治”迈向“智治”。在养护工程现场,无人机化身“空中之眼”,实现对施工进度的全程监控。这些“数字神经元”的跳动,正重塑公路养护的智慧生态,让公路会“思考”、能“呼吸”。

转型,驱动绿色发展。在“双碳”战略引领下,公路养护与生态保护同频共振。G212线水泉至殪虎桥段成功入选2025年度美丽公路项目,从“扩绿量”到“提绿质”,再到“增绿效”,定西公路青年以匠心雕琢每一公里,让“交通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愿景在陇原大地生根发芽,推动建立全过程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公路养护体系,引领“四新技术”在绿色经济新赛道上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从全碳链角度推进定西公路可持续发展,勾勒出一幅“绿满陇中”独具魅力的公路新画卷。

这便是青春智慧最生动的注脚。

三问“破局”

前路何往?以青春锐气擘画未来图景

面对养护市场化、专业化、智慧化转型大潮,定西公路青年正以“敢闯敢试”的锐气破冰前行。

如何锻造“青蓝相继”的硬核力量?公路养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核心在于青年人才的接续培养。“青蓝工程”品牌活力不断激发,“双班制”培养机制赓续有力,一线养护和机械操作人才队伍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和释放,机械设备维修操作、信息化数字化、新材料应用等紧缺人才的培养力度持续加大。定西公路应急保障“尖兵”突击队结构升级优化,切实提升公路应急保障能力。当90后技术员在古驿道修复中解码“陇西道”的千年智慧,当00后新锐用数字孪生技术再现“沙家湾老道班”的精神图谱,“公路基因”便在新旧对话中生生不息。

如何实现“精益+N”的乘数效应?当“精益管理”碰撞青年智慧,公路养护正掀起一场静悄悄的改变。财务科聚焦公路养护主业,建立起了“精益+N”的管理模式,从“精益+核算”“精益+业财”“精益+资产”“精益+协同”“精益+学习”构建全流程精益化体系,公路青年须以此急起直追,以精为钥、以质为擎,以数字化赋能、创新攻关、降本增效等方面为突破口,推动精益实践从生产一线向管理全域延伸,让“精益管理”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青春标识。

如何书写“大道为公”的时代答卷?新一代养路人不再满足于“扫帚+铁锹”的传统叙事,而是以多维赋能重新定义行业价值。时代的考卷铺展在延伸的公路上,青春的回答激荡着奋进的强音。当代公路青年既能传承老一辈公路人的“铺路石”精神,更善用科技创新破解发展难题,用创新之笔将“人民交通为人民”的誓言写进每寸沥青、每段公路,让阡陌交通成为青春中国的生动注脚。青年与时代同频共振,大道为公的征途上,永远矗立着奋斗者最美的路标。

这便是青春锐气最铿锵的答案。

当青春的理想融入“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壮美画卷,当创新的火花点亮“交通强省”建设的璀璨星河,新时代公路养护青年定能在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中淬炼忠诚本色,在服务民生福祉中彰显人生价值,在推动行业变革中勇立时代潮头,以青春之我筑就畅安舒美的康庄大道!(甘肃省定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马登华)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