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改革丨伊通法院集约赋能智审提效 司法跃迁质效双升
发布时间:2025-05-23 15:31:5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自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改革开展以来,伊通法院坚持以集约化、智能化为引领,持续推进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改革不断优化,审判质效、管理模式、技术应用、服务创新等工作均取得积极成效。
深度融合,打造特色模式
“点线面”三位一体,构建精细化管理格局。伊通法院以“人员专精、事务集约、权责清晰、监督有力”为改革目标,并据此构建了“点线面”三位一体的审判全业务辅助事务集约化新模式。以审判服务集约中心为核心(面),下设诉服组、送达组、审务组、卷宗组、后审组五个专业小组(线),每个小组内再细分具体岗位和职责(点),明确事务划分以及环节流程衔接细节,为审判团队提供规范化、精细化的辅助服务工作保障,确保审判辅助事务的高效、有序运行。
“数字化”庭审记录,推动审判效率提升。针对传统庭审记录方式存在的繁琐、低效等问题,伊通法院引入了区块链存证、智能语音识别同步转换、全程录音录像等现代科技手段。优化庭审记录流程,缩短庭审记录时间,显著提高了庭审效率和准确性。同时,数字化庭审记录方式也为后续的卷宗扫描归档、在线查阅等提供了极大便利。
“全方位”信息确认与送达,确保司法公正高效。在送达工作中,伊通法院充分利用“无讼村屯”“法官进网格”工作机制和“警地融合”联动机制,快速确定当事人送达地址,2个工作日内沟通审判团队统一确定首次开庭排期,移交送达人员后,以“电子送达为主、邮寄送达为辅、直接送达补充、公告送达兜底”的模式开展工作,确保了送达工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近三年来,电子送达使用率94.4%,线上送达成功率达到75.26%。
“节点化”卷宗管理,平衡效率与需求。在卷宗管理方面,伊通法院推行了节点制度,即在立案、送达、庭审和结案等环节按进度进行卷宗扫描。不仅确保了电子卷宗的及时生成和查阅,还有效减轻了卷宗组的压力。节点化管理进一步平衡了审判团队需求和审判辅助工作效率,优化人员配置,助推辅助人员和审判团队案卷材料的规范交接,确保每个已结案件电子卷宗及时生成,纸质卷宗及时归档。
质效并进,服务持续优化
审判质效大幅提升,司法公信力增强。经过集约化改革,伊通法院审判团队得以更加专注于审判核心工作,审判辅助事务的规范化、专业化和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办案质效实现显著提升,不仅有效缩短了案件审理周期,提高了审判效率,还提升了案件质量和司法公信力。
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团队协作更紧密。通过厘清事务清单、健全管理机制以及构建“一心五组”管理格局等措施,伊通法院成功实现了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审判服务集约中心的运行使得各项审判辅助事务得以有序、高效地进行,各小组之间的协作也更加紧密和顺畅。这种团队协作模式的转变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增强了团队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司法服务更便捷。在集约化改革过程中,伊通法院注重信息技术与司法审判的深度融合。通过建成以无纸化办公为依托、以审务E协同系统为基石的集约化工作平台,实现了审判团队与集约中心的精准赋权、全程留痕的最优化衔接机制。例如,当事人可以通过在线平台轻松查询案件进展、提交诉讼材料、预约法官等。不仅确保了辅助事务流转环节的高效低错,还为当事人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务。
司法体验持续优化,群众满意度提升。伊通法院审判辅助实务集约改革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正义不等待的改革愿景。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和不断优化,从立案、调解、庭审到结案等各个环节都更加规范、高效和便捷,减轻了当事人的诉讼负担和时间成本,人民群众司法体验也得到了显著提升。(来源: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