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对话千年剑魂:机电·青年行实践队在龙泉感悟非遗匠心

发布时间:2025-06-30 16:49:1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2025年6月28日,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青年行”实践队怀揣对千年剑魂的追寻,走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泉宝剑锻制技艺传承人、国际铸剑大师、浙江省首席技师周正武的正武堂,开启了一场震撼心灵的传统文化之旅。在锻锤铿锵与炉火明灭之间,青年学子们触摸到了金属背后那份滚烫的文化传承与不屈的匠心坚守。

步入正武堂,犹如踏入一部活态传承的兵器史诗。周正武首先为学子们系统梳理了龙泉宝剑的悠久历史、独特技艺及其在不同历史长河中的璀璨地位与重要作用,为队员们构建起对这项国家非遗瑰宝的立体认知。

随后,周正武引领学子们参观了他的珍藏。跨越千年的300余件藏品,以时间为经、地域为纬,铺陈开一部脉络清晰的冷兵器文明画卷。从春秋战国的古朴青铜剑,到明清时期的精工之作,其中不乏稀世珍品。一把春秋时期的青铜剑尤为引人注目:历经两千余载岁月洗礼,剑身依然光可鉴人,剑柄纹饰精美绝伦,令在场学子无不惊叹于古代匠人的超凡智慧与卓绝技艺。周正武本人锻造的多件精品,更是被选为国礼,彰显了当代龙泉宝剑的艺术高度与国家荣耀。

在深入访谈中,周正武将其四十余载铸剑生涯的体悟娓娓道来。“剑如人生,百折方显其刚,千磨才露其芒。”他语重心长地指出,龙泉宝剑不仅承载着冷兵器的锋芒,更深淬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实践队员石丽娜深受触动:“大师的箴言伴着铿锵的锻打声直抵心灵深处,文化自信与工匠精神的种子,已深深烙印在我们的心田。”

据悉,本次实践是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非遗+”主题实践活动之一,不仅让青年学子领略了龙泉宝剑的千年风采,更深刻体悟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传承与创新的巨大价值。未来,学院将持续大力推进“非遗进校园”工作,搭建更多实践平台,让古老的匠心智慧在新时代青年手中接续传承,焕发新的生机与光华。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