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志愿行 红心永向党——深圳青马实践书写医者担当

发布时间:2025-06-30 16:49:1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火热的六月,鹏城深圳迎来了一批青春的身影。南昌大学焕奎书院临床医学2022级学生谢贝贝,作为焕奎书院深圳“青马班”实践队的一员,跨越千里,深入这座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在为期数日的沉浸式学习与志愿服务中,她以脚步丈量特区热土,用心灵感悟时代脉搏,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融入每一次参访与思考,勾勒出一名未来医者的精神成长图谱。

一、问道前沿学府,点燃科技报国志愿心。

图为谢贝贝跟随团队参观学习南方科技大学

实践之旅首站直指创新高地——南方科技大学。绿树掩映的现代化校园里,谢贝贝与焕奎书院的伙伴们深入实验室、创新中心与教学空间。高精尖的科研设备、自由开放的学术氛围、学者们攻坚克难的生动讲述,无不强烈冲击着这位年轻学子的认知。在参观过程中她深刻体会到基础科研对突破医学“卡脖子”技术的基石作用。“以前觉得实验室离临床很远,”谢贝贝在交流中坦言,“但在这里,我看到了生命科学前沿研究与未来疾病诊疗手段变革的直接关联。”一颗种子悄然萌发:掌握扎实科学知识,未来投身医学科技创新,以智慧服务健康中国,成为她心中愈发清晰的志愿方向。

二、赓续红色血脉,厚植为民服务赤子情

图为谢贝贝与队友在袁屏祖居前合影留念

从现代学府到历史深处,实践队追寻红色印记的步伐坚定有力。在承载着改革开放初期奋斗记忆的袁屏祖居,斑驳的老墙、简朴的用具,无声诉说着先行者筚路蓝缕的创业艰辛。谢贝贝认真聆听讲解,感悟“敢闯敢试、开放包容”的深圳精神源头。

更深刻的精神洗礼来自东江纵队纪念馆。馆内大量珍贵史料和复原场景,生动再现了革命先辈舍生忘死、救死扶伤的事迹,尤其是战地医疗队在缺医少药环境中竭尽全力救治伤员的记载,深深震撼了这位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战火中的医者,其奉献是生命的托付。和平年代,我们更应将服务人民、守护生命作为至高志愿。”谢贝贝在参观笔记中郑重写下感悟。红色基因的传承,为她立志医学事业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服务人民健康,是医者永恒的本分与荣光。

三、走进科研殿堂,锚定学以致用报国志

图为谢贝贝参观学习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所摄

带着对科技创新的向往与为民服务的初心,谢贝贝走进实践的重要一环——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这里交叉融合的前沿布局、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科研导向,为她打开了医学未来的广阔图景。在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脑科学所等实验室,研究员们深入浅出地介绍脑机接口、精准医疗、高端医疗设备研发等尖端领域进展。谢贝贝尤其关注那些能直接惠及病患、提升诊疗效率的技术转化案例。

“看到科学家们致力于将复杂技术转化为临床可用的解决方案,解决真问题、服务真人,这种‘顶天立地’的科研模式让我深受启发。”她表示,此行极大地拓展了她的专业视野,使她对“如何将所学医学知识最大化服务于社会需求”有了更具体的认知——未来的志愿实践,不仅要有仁心,更需掌握服务人民的过硬本领。在先进院浓厚的创新氛围中,探索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为未来投身医学科技志愿服务的志向找到了坚实的支点。

鹏城淬炼,志愿星火照亮仁医之路。深圳之行,对谢贝贝而言,远非一次简单的假期实践。这是一次思想的淬炼、一次精神的洗礼、一次志愿情怀的升华。从南科大的创新浪潮到红色场馆的精神丰碑,再到先进院的科研高地,她深刻理解了“国之大者”的丰富内涵,清晰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社会需求的紧密联结。

作为南昌大学焕奎书院培养的未来医者,谢贝贝在深圳的土地上,将“青马”的信仰底色与“志愿”的服务本色融为一体。她感悟到,新时代的医学志愿精神,既需传承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红色基因,也当拥抱科技赋能、创新服务的时代浪潮。带着鹏城赋予的视野、感动与思考,谢贝贝与焕奎学子们正将实践收获内化为前行动力,誓言以更饱满的热情投身学业与未来的志愿服务,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的健康事业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这,正是新时代青年医者对“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誓言的青春回响。(供稿人:南昌大学焕奎书院临床医学专业2022级 谢贝贝)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