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阳后叶镇:数智融合驱动治理变革,“141”平台焕活乡村原动力
发布时间:2025-06-30 18:51:2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在数字重庆建设的进程中,后叶镇以党建统领为核心,以数字赋能为引擎,依托“141”基层智治体系(一中心四板块一网格),探索出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基层治理现代化路径,让乡村治理更智慧、服务更温暖。
党建统领,网格筑基,构筑治理“主心骨”。后叶镇坚持“党建扎桩·治理结网”理念,把党组织建在网格上,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一是科学织密组织体系。按照“1+3+N”网格治理架构,将辖区细分为47个网格,对应建立100%覆盖的线上网格微信群,实现“一格一群”双向联动。在网格内建立党支部和党小组,实现党组织覆盖率100%,形成“镇党委—村党组织—网格党支部—院落党建指导员”四级组织架构。二是配强多元治理力量。选优配强专兼职网格员112名,整合专业执法力量、在职党员、志愿者、水电气讯等人员623名。推行“四亮四访”机制,将网格员信息公示到每个楼道,让群众“看得见、找得到”。三是创新闭环管理机制。制定《后叶镇五星评价办法》,将平台“四率”、数据归集等纳入考核,网格员工作与村社支部捆绑评价。实施“1530”快速响应机制(1分钟接单、5分钟派单、30分钟到场处置),实现事件处置全流程闭环管理。
数字赋能,整体智治,打造治理“智慧脑”。后叶镇以数字技术为杠杆,撬动治理模式变革,推动传统治理向“整体智治”转型。一是数据融合“一图统揽”。归集辖区内人、房、地、事、物、企业等3万余条数据,整合视频监控、智能报警器、农户监控等感知设备1000余个。在后叶河沟等危险河段创新安装7个防溺水智能摄像头,构建点对点可视化指挥调度系统。二是场景应用精准触达。聚焦“一老一小”需求,为30户独居老人配备“红外感知+一键呼叫”智能终端,实现活动异常、跌倒等风险实时监测。系统运行半年来成功预警突发疾病、意外跌倒等事件16起,平均响应时间从2小时压缩至20分钟。同步建立“镇指挥中心-村社网格-家属”三级联动机制,配套12项延伸服务。三是流程再造高效协同。按照V模型方法拆解最小颗粒度业务事项,聚焦多跨场景谋划“服务老人一件事”“农村建房审批一件事”等特色场景。打破部门壁垒,针对跨领域问题由指挥中心牵头成立专项组,生态环保等问题办结时长压缩至3个工作日,效率提升50%。
机制创新,服务民生,绘就治理“同心圆”。后叶镇将“民呼我为”作为落脚点,以机制创新破解民生难题,书写温暖人心的治理答卷。一是闭环服务机制。创新“群众下单、网格接单、多方办单”模式,每周开展“廊亭夜话”坝坝会,线上网格群实时收集需求。聚焦网格员“6+1”任务清单,动态更新孤寡老人、留守儿童“一人一档”数据库。今年以来累计化解涉老涉幼矛盾纠纷300余件,满意率100%。二是特色治理品牌。创立“涛哥调解工作室”,形成网格员、组长、村级调委会、镇调委会“四道关口”矛盾化解模式,调解成功率95%以上。制定“红白喜事押金制”,从源头遏制大操大办带来的环境问题。三是多元共治生态。联动学校开设“四点半课堂”解决留守儿童课后照护难题;组织“红岩先锋网格服务队”开展关爱独居老人等志愿服务70余次;创新“以院落为单元、群众为主体”的人居环境整治赛马比拼,激发群众参与热情。
后叶镇坚持以党建统领凝聚合力,以数字赋能提升效力,以机制创新激活潜力。随着农产品价格预警模块开发、智能终端覆盖范围扩大、“网格员+AI”双巡查机制深化等举措落地,后叶镇将持续推动基层智治体系从“好用”向“爱用”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