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洒天山,情铸杏坛——记江西援疆教师谢久莲

发布时间:2025-07-01 11:53:3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在赣鄱大地的教育星空中,有这样一位师者:她以爱为舟,以研为楫,在教海航行二十六载;她跨越万里山河奔赴边疆,用赤诚与担当书写育人篇章。她,就是江西援疆支教教师、井冈山大学附属中学教研处主任谢久莲老师——一位用生命诠释教育真谛的燃灯者。

初心如磐,跨越山海赴边疆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边疆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于国家的稳定和繁荣至关重要。”谢久莲老师怀着这样的责任与担当,主动请缨,跨越千山万水,踏上了新疆这片神奇而广袤的土地。她深知,这里的孩子渴望知识,这里的教育需要支持。她带着传播知识、启迪智慧的使命,决心为边疆的孩子们打开一扇通往世界的窗户。

初到边疆,谢老师出现严重的水土不服反应,但她没有丝毫退缩。而是迅速调整状态,深入调研当地学情,积极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为后续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匠心育人,点亮边疆求知灯

课堂是谢老师的主战场,她以满腔的热情和精湛的教学技艺,让每一堂课都充满魅力。在克州和阿克陶县的课堂上,她执教的《邶风.静女》示范课成为了经典。通过“情境导入-问题探究-思维拓展-文化浸润”四步教学法,她将古典诗歌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学生们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领略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谢老师独创的“五步阅读法”“高考议论文写作模型”等教学方法,也在边疆的课堂上发挥了巨大作用。她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她耐心辅导,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她提供拓展学习资源,激发他们的潜能。谢老师还利用假期时间,精心编写了《高中语文单元主题作文指导》,为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独到的写作指导。在她的悉心教导下,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成绩都有了显著提高。一年下来,谢老师所带班级语文成绩在当地名列前茅。

除了课堂教学,谢老师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如经典诵读大赛、作文比赛、读书分享会等。她亲自指导学生参赛,从选材到技巧指导,从情感表达到舞台表现力提升,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谢老师的心血。学生们在比赛中屡获佳绩,甚至获得州级奖励。这不仅增强了学生们的自信心,也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倾心教研,引领边疆教学新风尚

要提高边疆地区的教育质量,不仅需要个人的努力,更需要带动当地教师共同成长。作为教研室主任,谢老师积极推动“三四四四”高效课堂模式的实施,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她深入课堂听评课,每一节课后都会与授课教师进行深入交流,并提出系统性的改进建议。支教的一年时间里,谢老师听评课70余节,为教师们提出系统性的改进建议;先后开展了5场专题讲座,让参与培训的师生1600余人次受益匪浅。

教研工作对于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为此谢老师经常深入研究并改进学校教研工作。在受援校,她分享了一系列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教研计划和规章制度,明确了教研活动的目标、内容和形式,确保教研工作有章可循;在教研活动的组织上,她注重创新形式,提高活动的实效性,激发教师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她的努力下,受援校的教研工作焕发出勃勃生机,教师们教学研究热情高涨,教研氛围日益浓厚。许多教师主动探索适合本地学生的教学方法,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和教学创新。在2025年5月克州举行的信息化赋能教学大赛中,受援校5位教师荣获州一等奖。学校的教学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为边疆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悉心帮扶,培育边疆教育新力量

谢老师深知,教师是教育事业的核心力量,培养一批优秀的本地教师是推动边疆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她结对帮扶王佳佳、张慧先 2名本地青年教师,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技巧传授给她们。从教案的撰写到课堂教学的组织,从与学生的沟通到教学反思的撰写,她都给予细致入微的指导。

在她的悉心帮扶下,这2名本地教师迅速成长。她们教学成绩,并在州县级教学大赛中脱颖而出,分别荣获一、二等奖。

“教育是静待花开的艺术,更是负重前行的坚守。”谢老师用她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援疆教师的责任与担当,在天山脚下谱写了一曲动人的教育赞歌。(作者:援疆老师、温家祥)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