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废行动!00后学子攻克光伏回收难题为“双碳”添翼
发布时间:2025-07-01 15:36:4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我国光伏产业飞速扩张,全球装机量指数级攀升的同时,银粉、高纯硅料、光伏玻璃等关键资源正遭遇全线“卡脖”。伴随首轮装机潮临近退役期,高效回收废旧组件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信阳师范大学一群“00后”大学生给出了自己的创新答卷——他们的“光伏全元素再生攻坚队”在国家需求牵引下,成功研发出废旧光伏组件全物料回收技术,一举引发行业瞩目
兴趣点燃于调研:发现“城市银矿”
这支攻坚队由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学生组成,课堂知识的积累与国家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激发了他们的使命感。2023年一次深入光伏电站的实地学习中,他们敏锐洞察到一个迫切问题:海量含银等贵金属的光伏组件即将迎来“报废潮”,而国内外尚无成熟回收技术。
“废旧光伏组件绝对是一座‘城市银矿’!”队员李志新科在宿舍的讨论中兴奋地分析市场前景,“回收技术还不成熟,这正是我们的机会!”说干就干,队员们迅速组建团队,并积极对接校内深耕组件回收领域的导师,一头扎进了科研实战。
实验室到生产线:破局再生的技术跃升
从浩瀚文献到不眠不休的实验攻关,从烈日下奔走回收场搬运组件,再到大型精密仪器前反复测试——在导师指导下,团队最终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物理拆解+热解分离+湿法提取”全物料回收方案。
该技术能将组件所用原材料接近全部高效回收,综合物料回收率均超95%,兼具显著经济效益和环境友好性。
“我们的回收物料形态好,真正能变废为宝、回到国内制造业中去。”队员孙临自豪地向记者举例,“特别是光伏背板,回收后仍是完整的大块,不仅保持了优越的耐候性,反射率也极高。铺设在双面电站地面能大幅提升系统效率5%-15%,直接为投资者增收。”
产学研协同攻坚:破解规模转化卡点
团队深知,实验室突破只是起点,产业化落地才是硬道理。要将工艺转化为生产力,配套专业装备成为必须跨越的关卡。
在导师带领下,他们积极与信阳本地一家龙头机械企业沟通,深度剖析回收市场的巨大潜力并达成合作共识。历时一年协同攻关,具有年处理9000吨能力的“关键物料拆解”生产线成功下线。试运行数据完美达标,为团队后续研发注入了强大信心。
“这代大学生勇于开拓新局,认定方向就全力以赴,”指导老师訾威对团队赞叹有加,“他们有时代赋予的幸运,更幸运的是拥有学校这片滋养梦想的沃土。当他们把智慧和汗水汇入这片土壤,成长的风景总令人惊艳。”
这一批信阳师范大学的“00后”学子,以直面国家挑战的锐气和脚踏实地的韧劲,在破解资源瓶颈与绿色发展的重大命题上,写下了有力的青春注脚。他们引领的全物料回收技术,正在从实验室走向工业现场,为打通光伏产业“绿色循环”的最后一公里,实现“双碳”愿景注入了鲜活而澎湃的新动力——以青春智造驱动“零废”未来。(信阳师范大学:陆晓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