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动起来 项目干起来 ——汝阳创新“一线工作法”激活干部任用
发布时间:2025-07-02 15:44:54 | 来源:河南日报 | 作者:黄红立 | 责任编辑:吴一凡聚焦“两高四着力”,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关键在于抓好落实。
干事创业,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的作风和担当。
汝阳县创新“一线工作法”,凝心聚力,实干为要,激活干部使用效果好。
盛夏的汝阳,是156个项目的热度,是康养民宿集群的拔地而起,是党员干部在项目工地吃盒饭、在田间地头解难题的日常。
干部考察资料植入泥土、混凝土,组织调研与农民、工人同饮大碗茶:新时代的组工干部,既要看档案袋,更要读施工图。
汝阳用106名一线干部的晋升证明:真正的政治智慧,是打破“论资排辈”的旧例,是把项目工地变成干部考场,让混凝土的凝固过程同步浇筑民心。
进步,唯有实干。
夏至已过,热。
豫西伏牛山区,海拔220米到1602.4米的山水汝阳,却少了份燥热,多了份清凉。
6月27日,汝阳县中心城区文化路上的财富春天项目现场,“重启美好,幸福归家”的欢迎语格外暖心,刚刚拿到钥匙的回迁户李红强,心里高兴得像扇子在扇。
“13年啦!每年夏天,居住在租赁房的闷热和无奈,让我已经失去了住新房的信心!”李红强激动地说,“‘重启美好、幸福归家’说到了我的心窝里!这届县委、县政府干部为民办实事干实事!真中!”
这是汝阳县实行“一线工作法”的成效之一。
项目干起来
李红强的往事要从2013年讲起。
2013年,原汝阳县文化局家属区开始拆迁,包括李红强在内的28户居民和三家商户,欢天喜地地与开发商签订了回迁合同。
2014年年底主体封顶。2015年6月,项目停工,大楼烂尾。26层、23863平方米,汝阳县城中心位置,一停就是10年。
“人生有多少个10年?其中一户拆迁户的户主已经过世,更不用说耽误孩子结婚的大事啦!”李红强回忆道,“本来是想通过拆迁改善生活条件,到头来却无家可归,只能靠租房度日,我们对回迁已经彻底失望!”
“8家法院查封,司法诉讼7年未果,涉及开发商、施工方、债权方、安置户、购房户等诸多利益。”项目负责人、汝阳杜康建投公司副总经理赵三明说,群众上访不断,“财富春天”既看不到财富,也没有春天,成了历届党委政府的“烫手山芋”。
2024年7月,汝阳县委新一届班子成立,“财富春天”在夏季迎来了春天。
“坚持工作导向,在大抓项目、大抓产业中谱新篇;坚持人民至上,在心系群众、为民办事中交新卷;坚持笃行实干,在善作善成、落地见效中抢新机遇。让活力汝阳、美丽汝阳、幸福汝阳名副其实、实至名归!”这是汝阳县委书记赵红艺在县三级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内容。
财富春天问题楼盘专班成立,38岁的赵三明成为专班成员、建设项目负责人。
2024年12月31日,“财富春天”启动续建。
“大抓项目、大抓产业”是汝阳高质量发展的工作导向。财富春天项目启动续建是汝阳县2025年全力抓好的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干部动起来
发展是干出来的、奇迹是拼出来的。
“倒排工期、穿插施工,采取‘早碰头、晚销项’的会议机制,确保项目高效推进。”赵三明说,项目工地上碗口粗的杂树、锈迹斑斑摇摇欲坠的塔吊、随时可能掉落的窗户和外墙保温材料,等等,可以想象项目启动的难度。
“春节期间,专班没有一人休息,只有一个目的,按照县委要求:2025年6月30日交房。”赵三明说。
2025年3月,来自商丘的“外地人”赵三明被汝阳县委提拔为汝阳杜康建投公司副总经理。
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
“拼命三郎”不仅仅有赵三明。
35岁的付店镇副镇长曹俊,是“杜鹃小镇”提升项目的负责人,项目完成节点是今年“五一”前。4月10日下午,曹俊因为痔疮突发,只好做了手术,但第二天,他便忍着疼痛出现在工地上。
“拼尽全力,滚石上山,确保按时高质量完成攻坚任务!”汝阳县闲置3年多的“负面标签”项目,新一届县委将该项目重新规划为青年创客中心,这是项目现场的标语。
该项目专班创造了38天完成1000平方米报告厅的装修“奇迹”。7月1日,集青创基地、产业孵化基地、快捷酒店、餐饮服务于一体的青年创客中心将惊艳亮相。
汝阳县十八盘乡,“登山精神”的发源地。曾是一个山区传统农业乡,如今,因“千里淮河第一坝”前坪水库的建成,有9个村变成了环湖村,成了农文旅康养的“目的地”。康养文旅产业成为十八盘乡的新赛道。
去年至今,十八盘乡确定了前坪龙湖康养民宿集群带,竹园农庄生态康养组团、登山梯田红色旅游组团、刘坡半岛艺术养生组团的“一带三组团”康养文旅产业发展目标。
刘坡半岛艺术养生组团五棵树美术馆项目,专业空间1600平方米,2月5日开工。38岁的十八盘乡乡长李春霞和2名副职、2名业务骨干组建青年攻坚队,常驻工地100余天,以“问题不过夜”的作风,累计解决施工难题、群众诉求80余项。
5月14日,“行中原·绘河山——全国美术名家河南采风创作活动学术邀请展”汝阳巡展在五棵树美术馆开幕。
“大大小小21个项目,立伙在村、挂图作战、早晚研判,将推进会开在项目工地上,把问题解决在项目工地上。”李春霞说,如今,“推窗见湖、诗意栖居”的前坪龙湖康养民宿集群带初具规模。
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乡村全面振兴没有捷径,好干部都是从“真刀真枪”中走出来的。
导向树起来
治国之要,首在用人;用人干事,重在导向。
“把干部放在项目建设一线去锻炼、去检验、去识别,让干部用项目说话,让项目为干部赋能,将项目建设成效作为干部使用的重要依据。”汝阳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楠说。
中共汝阳县委组织部《关于常态化一线考察识别干部的实施方案》随即出台。
“看干部就要看项目,看项目就是看干部”。通过不定期列席工作专班会议,面对面了解干部对项目运行、工作推进等情况的熟悉程度,直观评估干部的精神状态、工作实绩和生活作风;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到重点项目一线开展“嵌入式”无任用调研,重点关注干部在解决问题、协调资源、推动落实等方面的能力,深入了解干部在项目推进中的实际表现。
“构建完善成熟的一线考评体系,是检验干部一线工作的重要抓手。”李楠说,干部在一线干得好不好,要用成效来说话。
以项目看发展,以实绩论英雄。汝阳突出“一线”风向标,围绕项目产业发展,系统构建政绩考核体系。
“以前的干部科基本上是考察干部才下乡,现在我们下乡到项目一线已经成为常态。”汝阳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刘文超说,组工干部在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既提升了组工干部的工作能力和作风,又可以全方位考准考实干部,力促干部担当作为、争先进位。
5月12日,汝阳县小店产业园区,总投资1.98亿元的特色淀粉科技创新示范项目正在进行混凝土浇灌施工,一名群众因为反映问题与现场施工工人发生冲突。
正在深入一线开展调研的组织部相关负责人第一时间和项目分包干部小店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部长武少飞耐心疏导解释。
40分钟后,阻拦施工的这名群众的问题得到解决,项目有序施工。
不厚其栋,不能任重。汝阳县委组织部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做到用担当说话、凭实绩选人,切实激发干部干劲、冲劲、闯劲。
今年6月,李春霞晋级一级主任科员,同步晋级的还有4名乡长、镇长;青年创客中心项目负责人胡凯乐也被县委提拔为汝阳县城投公司董事长。
2024年7月至今,汝阳县坚持推动用人导向与县委中心工作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在项目建设、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一线选拔干部,累计提拔使用实绩突出、担当作为、普遍公认的干部106人。
有激励就有鞭策。
汝阳县强化负面鞭策,建立健全问责惩处的反向约束制度,既让能者上、优者奖,也让庸者下、劣者汰。
“去年以来,汝阳开展谈话提醒28人、批评教育29人。对工作不力的3名乡镇党政正职作出停职检查处理后,全县党员干部深受触动、深刻警醒,有效激发了干部一线干事创业热情。”汝阳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温利涛说。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一线工作法”下基层、抵民心、夯根基。
蝉鸣初起,盛夏汝阳,热气喷涌,事业繁茂。
(河南日报社三农全媒体中心记者:黄红立、通讯员:吴亚格、吴桧菊、丁一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