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新就业群体成为基层治理“新引擎”

发布时间:2025-07-02 20:05:4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穿梭在街巷的快递车、疾驰而过的外卖电动车、搭载乘客的网约车……新业态从业者早已成为城市脉搏跳动的鲜活注脚。他们每天“走街串巷”的职业特性,使其天然具备感知基层治理痛点的敏锐触角。如何将这支庞大队伍转化为基层治理的“新生力量”?答案在于以党建为纽带,用服务凝聚人心,以双向赋能激活治理效能。

党建领航,架起“连心桥”,让新就业群体找到“组织归属感”。基层党组织是凝聚群众的核心堡垒。针对新就业群体流动性强、组织松散的特点,可探索建立“流动党支部”“行业党建联盟”,将分散的个体纳入组织体系。通过开展“暖‘新’课堂”,把党的创新理论融入行业故事;设立“先锋骑手”“党员示范岗”,让优秀从业者在亮身份中增强荣誉感。浙江某社区组建的“红色骑手志愿服务队”,通过党建引领将快递员、外卖员凝聚起来,让“流动的身影”成为传递党的声音的“移动窗口”,有效增强了新就业群体的政治认同和组织归属感。

服务暖心,打造“加油站”,让新就业群体感受“城市温度”。服务是凝聚人心的关键。聚焦新就业群体停车难、喝水难、休息难等实际需求,整合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沿街商铺资源,打造“暖‘新’驿站”,配备充电设备、急救药品、免费Wi-Fi等设施,让奔波的身影有处歇脚。同时,推出“专属权益包”,涵盖技能培训、法律咨询、健康体检等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子女入学、落户等“急难愁盼”。上海某区推出的“骑手关爱计划”,通过定制保险、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等举措,让新就业群体切实感受到城市的关怀,从而更愿意主动参与社区建设。

双向赋能,激活“新动能”,让新就业群体变身“治理尖兵”。基层治理需要共建共治共享。充分发挥新就业群体“熟门熟路”“眼观六路”的职业优势,设计“随手拍”“流动网格员”等参与机制,鼓励他们上报安全隐患、环境卫生等问题线索。以服务换治理,为积极参与治理的从业者提供积分奖励,积分可兑换休息时长、生活物资等。成都某社区通过“治理积分超市”,吸引快递员、网约车司机主动参与社区巡逻、反诈宣传,形成“我为社区献一策,社区为我解一忧”的良性互动,真正实现了从“治理对象”到“治理力量”的角色转变。

基层治理千头万绪,新就业群体潜力无限。当党建引领的“红色力量”、暖心服务的“民生温度”与双向赋能的“创新机制”深度融合,这支活跃在城市大街小巷的“新”力量,必将成为基层治理的“新引擎”,为城市精细化治理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绘就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图景。(岳池县水务局:邓强)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