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暖民心 实干惠民生

发布时间:2025-07-03 14:47:4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如一场及时春雨,精准浇灌在人民最渴盼的田野上。这份文件不仅是民生工作的“路线图”,更是要求广大党员干部以“绣花”功夫精准施治、以“铁杵磨针”的韧劲持续发力的动员令。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群众眉头舒展之日,正是我们初心践行之时。

织密“兜底网”,用脚步丈量民生冷暖。“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意见》强调“增强社会保障公平性”,要求“加强低收入群体兜底帮扶”。社保这张“安全网”要织得更广更密,关键在于打通“最后一公里”。广大党员干部需如“老黄牛”般深耕基层,不能“坐着轮子转,隔着玻璃看”,而是要迈开步子“摸底数”,主动“敲门入户”摸排需求,确保灵活就业者、农民工“一个不少、一个不落”。要善用大数据“千里眼”,让低保边缘户、支出困难家庭在“阳光”下精准识别、及时获助。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实施开发式帮扶提能增收,正是授人以渔的“金扁担”。我们既要“抱西瓜”,稳步扩大社保覆盖面;也要“捡芝麻”,加大以工代赈实施力度。

下活“均衡棋”,用双手托起民生幸福。“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意见》明确“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与“扩大基础民生服务普惠性”,直指资源分布不均的痛点。广大党员干部要甘当“铺路石”,推动集团化办学、托管帮扶“开花结果”,让薄弱校“旧貌换新容”,助力寒门学子“鲤鱼跃龙门”。要做人才技术的“助推器”,推动人才、技术真正“沉”到基层,加快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让“分布式检查、集中式诊断”模式惠及偏远山乡,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难题。更要做“一老一小”的“贴心人”,广大党员干部要像呵护幼苗与珍惜晚霞般,落实养老托育服务,描绘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民生画卷,实现“老有颐养,幼有善育”。

打好“组合拳”,用真心回应民情期盼。“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意见》要求“发展群众家门口的社区服务”与“提高多样化生活服务品质”。这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化身“巧匠”,整合社区资源,打造一站式服务“便利店”。广大党员干部还要当好“开路人”,支持利用普通住宅设便民网点,发展多功能运动场地,延长文化场馆开放时间,让“八小时外”也有“诗和远方”。落实“儿童优先”、开发大龄劳动者岗位、推进公共空间“适儿化”“适老化”改造,正是“一个都不能少”的包容共享之道。广大党员干部要常坐社区“小板凳”,收集“急难愁盼”第一手民情,让政策春风精准吹进“小院窗棂”。(屏山县委组织部:宋英)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