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固本”强党建根基,“五措赋能”促力学发展
发布时间:2025-07-04 10:50:4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河南理工大学力学系党支部紧扣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要求,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以样板支部建设为抓手,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力学系教工党支部现有党员19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7人,博士学历占比78.95%,形成了一支高学历、高职称、年轻化的党员队伍。支部始终以“团结、力行、传承、创新”为文化内核,落实学校“党建促发展、党建优发展、党建强发展”的理念,推动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同频共振。2018年获批教育部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024年获批全国第三批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并入选全国“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近年来两次获得河南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2018年以来5次获得河南理工大学先进党支部,形成了“国家级—省级—校级”三级示范体系。
筑牢信仰之基,校准行动有目标,从“创样板”到“共发展”。根据《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河南理工大学党支部工作制度》等规章制度,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创新推出“三维学习法”,一是“集体共学”强信念,定期邀请校内外专家、优秀党员进支部讲党课。二是“实践研学”悟初心。组织党员赴洛阳黛眉山、焦作“西大井1919”、红旗渠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将理论学习转化为“听党话、跟党走”的实际行动。三是“榜样领学”树标杆,开展“党员先锋岗”“师德标兵评选”活动,支部党员始终以“四有好老师”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选树“河南省五一奖章获得者”王钦亭等一批身边榜样,党员教师承担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4门,党员牵头获省部级科技奖6项、发明专利授权32项,发表SCI论文89篇。营造教学标兵争先锋科研骨干当表率师德师风树标杆“比学赶超”氛围。
夯实制度之基,激发干劲生动力,从“双带头”到“同齐飞”。建立了“三到位四到心”工作法,即“政治关怀到位、思想关怀到位、生活关怀到位,思想融入到心、管理融入到心、服务融入到心、发展融入到心”。一是严格制度管理,制定《党员积分考核办法》《组织生活会实施细则》,推行党员“量化考核+民主评议”制度,实施“政治合格率”动态监测。二是灵活服务载体,设立“党员导师制”“力学爱助学金”,为师生提供学业帮扶、心理疏导和生活支持,做到“一人一策精准关怀”。三是强化责任担当,实行“支部委员包片、党员教师包班”机制,将党建责任落实到教学、科研、学生管理等各环节。四是加强队伍建设,实行“红色导师”制度,由经验丰富的老党员担任“红色导师”,与新党员或年轻党员结对,进行思想引导、业务指导和党性教育。四是媒体矩阵宣传,打造“党建在身边”新媒体平台,发布经验案例98篇,被《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报道12次,扩大示范影响力。
聚焦中心任务,赋能高质量发展,从“党建优”到“学科强”。坚持“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推动党建成果转化为发展动能。一是课程思政强根基,挖掘《材料力学》《工程力学》等课程中的“四个自信”元素,打造“力学·艺术·人生”主题思政课,获评河南省课程思政示范课。二是科研攻关显担当,党员教师牵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科研课题25项,研发的“矸石功能型地下水库”技术转化金额超1200万元,助力黄河流域绿色发展。三是社会服务树品牌,与中建七局、河南能化等企业共建“产学研用”平台,开展技术攻关12项;组织师生参与“乡村振兴”社会实践,获评河南省志愿服务优秀集体。
打造共建共享,放大品牌效应,从“独行快”到“众行远”。通过“党建+课程思政”“党建+校企合作”“党建+志愿服务”三大模式,形成可复制的经验。打造有“模”有“样”党建工作品牌,被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首页展示,被多所高校借鉴推广。一是校内联动互助,帮助机械学院基础教学部、城乡规划系教工党支部通过验收,形成“1+N”帮扶机制。二是校际结对共建,与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新疆哈密职业技术学院等开展支部共建,分享“翻转课堂”“雨课堂”等创新经验;积极参与“豫哈牵手‘职’引未来”教育服务,选派韩宪军、赵伟龙老师前往新疆哈密职业技术学院进行援教;“力学筑梦·助力考研”志愿活动辐射全省30余所高校,惠及考生5000余人。三是校企资源共享。与河南能化、潞安化工集团等企业加强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校企共建模式被河南省教育厅列为“产教融合”示范项目。
展望未来,锚定目标再出发。站在新的起点上,将以全国双带头人工作室和强国行建设为契机,持续深化“五型党支部”(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合作型、奉献型)建设。
深化理论学习,打造“行走的党课”品牌,强化品牌输出,建设“党建智慧云平台”,推广“三到位四到心”管理经验。服务国家战略,聚焦“双碳目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社会服务再上新台阶。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为高校教师党支部,肩负着立德树人、科技创新的重任。未来,力学系教工党支部将继续以党建引领为舵、实干担当为帆,与兄弟支部携手并进,共同书写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的新篇章!
(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蔺海晓,王素仙,蒋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