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长汀法院:“严法婆理”云解纷暖家事
发布时间:2025-07-04 14:24:5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古语云:“家和万事兴,理让三分明;今借严婆训,共话世间情。”近年来,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人民法院深入挖掘严婆文化底蕴,在南山镇严婆故居创新设立“严法婆理”调解工作室,实现传统智慧与现代司法的有机融合。
工作室不仅提炼严婆“明理、重情、尚法”的治家理念,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法治理念与乡土文化调解平台,更创新设立“云上调解”机制,让古老的严婆智慧插上数字翅膀。村居法官们在此运用严婆“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的处世哲学为群众进行面对面调解,使这座承载数百年文化的古宅焕发新生,成为线上线下双轨并行的“新理堂”。
“本以为要来回奔波打官司,没想到坐在出租房里,对着手机,法官就把我们最揪心的事说开了。听到法官的话,心里特别有感触。”小玲(化名)在连线结束后动情地说。
2025年6月16日,长汀法院村居法官在“严法婆理”工作室通过“云上法庭”平台,成功调解了一起跨省变更抚养权纠纷案件,让相隔千里的父母在“云端”达成和解,既维护了孩子的权益,又化解了双方的矛盾。
据悉,案件当事人小玲原来在外省务工,因父母年纪大了,要回老家照顾父母,再者本地有不错务工政策,便打算近期回老家县城务工。同时希望将女儿的抚养权从长汀县涂坊镇的前夫阿强(化名)处变更至自己名下,把孩子从乡下带到城里读书,接受更好的教育。然而,跨省诉讼不仅耗时耗力,还可能加剧双方矛盾,甚至影响孩子的成长。
端午节前夕,小玲回了一趟长汀,并向法院提交了变更孩子抚养权起诉书。案件受理后,法官认真审阅相关材料,及时与当事人进行沟通,发现双方仍有调解余地,便决定依托“严法婆理”工作室的“云上法庭”进行调解。调解当天,法官、调解员、小玲和阿强通过视频连线“面对面”沟通。
6月16日上午,屏幕上的小玲面容焦虑,阿强眉头紧锁。“今天把两位请到‘云上法庭’,是想看看能不能在不伤和气的情况下,为孩子找到一个最合适的安排。”法官并未立即切入冰冷的法律条文,而是从为人父母的本心谈起。
当阿强固执地表达“孩子必须留在长汀老家”时,法官并未直接反驳,而是借助严婆文化中强调的“互谅互让”精神循循善诱:“严婆治家,讲究一个‘和’字。僵持不下,最受苦的是孩子。你们两人虽然分开了,但为孩子着想的心是一样的,能否想想有没有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子女是心头的肉’,我们做任何决定,都得问问自己,怎样才是真正对孩子好?”这朴实的劝解,瞬间触动了屏幕两端父母心中最柔软之处,双方都冷静了下来。“眼前困难是暂时的,但孩子能健康快乐地长大,才是最重要的‘理’啊。”
随后,法官引导双方共同聚焦于孩子未来的生活细节:在何处上学更便利?由谁日常照料更稳妥?如何保障另一方充分的探视权利?在法官务实而充满温情的引导下,讨论逐渐回归理性轨道。
经过近两个小时的耐心沟通与细致协商,借助“云上法庭”清晰流畅的音视频传输,双方最终达成一致:女儿抚养权变更为母亲小玲,阿强则依法享有充分的探视权。屏幕里,小玲拭去泪水,阿强也长长舒了口气。一场曾看似山穷水复的纠纷,在古老智慧的启迪与现代科技的赋能下,终获柳暗花明之解。
“严婆故居里每一次调解,无论是屋檐下的促膝长谈,还是屏幕两端的‘云端’对话,都是‘情、理、法’在严婆故土的一次生动实践。”
当夕阳的余晖再次洒满严婆田村,为这座古宅镀上温暖的金色。“严法婆理”工作室正以其独特的魅力,诠释着传统与现代的完美交融。一台电视、一根网线,就能让远在千里的当事人“面对面”说理;一场“云端”调解,既留住了当事人之间那份最本真的温情,又彰显了现代法治的力量。这幅乡村善治的新图景,正在严婆田村的土地上徐徐展开。(长汀法院:任明亮、李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