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乡村文化 绘就振兴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5-07-04 14:24:4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乡村文化便是乡村振兴的“魂”。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伟大征程中,乡村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底蕴,成为激发乡村发展活力、促进乡村全面进步的关键力量。广大党员干部应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深耕乡村文化,从文化资源、文化传承、文化融合等方面持续发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崭新画卷。
深挖文化资源,厚植乡村振兴底蕴。乡村,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记忆,是文化资源的富矿。每一寸土地都沉淀着岁月的痕迹,每一个村落都蕴含着独特的文化基因。那古老的建筑,是乡村历史的见证者,斑驳的墙壁诉说着往昔的故事;传统的民俗,是乡村文化的活化石,热闹的庆典传递着先辈的智慧和情感;质朴的方言,是乡村的独特标识,亲切的乡音凝聚着浓浓的乡愁。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是乡村发展的独特优势,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根基。我们要深入挖掘乡村文化资源,摸清乡村文化的“家底”,建立完善的乡村文化资源库,对古建筑、民俗活动、民间技艺等进行系统梳理和保护。要加大对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制定科学的保护规划,投入充足的资金,让古老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通过深入挖掘和有效保护,让乡村文化资源成为吸引游客、发展产业的重要资本,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传承文化根脉,凝聚乡村振兴力量。文化传承,是乡村发展的灵魂所在,是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精神纽带。在时代的浪潮中,许多乡村文化面临着失传的危机,传统技艺后继无人,民俗文化逐渐式微。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乡村文化传承,采取有力措施,让乡村文化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一方面,要加强对乡村文化传承人的培养和扶持,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政策支持,鼓励他们收徒授艺,将技艺和文化代代相传。设立乡村文化传承专项资金,用于资助传承人的培训、创作和展示活动,提高传承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另一方面,要将乡村文化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编写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教材,在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教育活动,让孩子们从小接受乡村文化的熏陶,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整个家庭和社会关注乡村文化传承,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推动文化融合,激活乡村振兴动能。乡村文化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以乡村文化为核心,推动文化与旅游、农业、手工业等产业有机结合,能够拓展乡村产业发展空间,提升产业附加值,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依托乡村独特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和历史遗迹,开发具有吸引力的旅游项目,如民俗体验游、古村探秘游、田园风光游等,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推进文化与农业融合,打造具有文化内涵的农产品品牌,将传统农耕文化融入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过程中,提升农产品的文化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像将传统的手工技艺与现代工业相结合,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创产品,既传承了乡村文化,又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文化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乡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动力。(华蓥市高兴镇:段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