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治绘就栗门张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07-04 16:18:0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在河南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毗邻比亚迪工业园区的大马乡栗门张村,正以党建为笔,以善治为墨,勾勒出和谐美好的乡村新貌。栗门张村辖3个自然村、4100亩土地、2300口常住人口,在村党支部带领下,栗门张村党员群众同心共向,实现了从传统村落向现代化治理示范村的蝶变,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强大生命力。

筑牢战斗堡垒,锻造高效能治理“主心骨”

栗门张村党支部将组织建设作为高效能治理的根基,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员联户等制度,定期开展理论学习与经验交流,持续提升党组织凝聚力与战斗力。面对服务比亚迪项目建设这一重大任务,党支部迅速成立临时党小组,构建起“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工作体系,7名村“两委”干部主动认领难点包联任务,56名党员认领责任区,挨家挨户讲政策、解难题。在党建引领下,仅12天便完成了协议签订、土地交付等全部任务,提前10天“交卷”,彰显了党组织在急难任务中的强大动员能力。

建强人才梯队,激活高效能治理“动力源”

栗门张村“两委”深知,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高效能治理的关键。为此,栗门张村党支部主动实施村组干部能力提升工程,精心选派人员参加各类基层治理专题培训,深入学习最新政策法规与先进治理经验,全面提升业务能力。同时,优化网格员、街长队伍配置,开展消防安全、矛盾调解等专业化培训,实现全员持证上岗。更值得一提的是,村党支部注重后备干部培养,从返乡青年、退役军人、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中选拔优秀人才,通过参与重点项目协调、民生服务等实践工作,加速其成长。目前,3名后备力量正在跟班学习,累计有10余名后备人才直接或间接参与到村级事务当中,为基层治理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保障治理工作的活力与延续性。

织密服务网格,筑牢高效能治理“防护墙”

针对毗邻比亚迪园区带来的外来务工人员多、流动性大等治理难题,栗门张村党支部科学划分治理网格,构建精细化管理体系。村党支部通过村民会议、专题培训、大喇叭广播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消防安全、防诈知识宣传,联合乡应急办、市场监管所等部门,定期开展安全生产、食品安全大排查。今年以来,已累计排查群租房21处、商户76户,整改安全隐患26处,有效提升了群众安全意识与自防自救能力。

创新服务机制,打造高效能治理“新模式”

栗门张村党支部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在矛盾化解方面,构建了以村调解委员会为核心的“1+3+N”矛盾纠纷调解机制,通过整合网格员、联户党员、街长三方力量,形成覆盖全村的矛盾纠纷排查调解网络。通过常态化走访排查,近3年成功调处邻里纠纷、宅基纠纷等40余起,调解成功率100%,实现连续3年零上访、零刑事案件、零群体性事件,做到矛盾纠纷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为村庄发展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环境;在环境卫生整治方面,创新推行“党员任街长+街长责任制+流动红旗评比”模式,通过街长带头,组织群众清扫街道、整治卫生死角,通过开展流动红旗评比等形式有效激发了群众参与热情。在该模式带动下,栗门张村庄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从“要我整治”到“我要整治”的转变。

夯实服务阵地,绘就高效能治理“幸福底色”

栗门张村党支部始终将增进民生福祉作为高效能治理的出发点、落脚点,建设文化广场、乡村大舞台、村民活动室等公共服务设施,为群众开展文体活动提供优质场所;以关爱“一老一小”和弱势群体为重点,联户党员、网格员定期走访,精准掌握需求并提供帮扶;开展“好媳妇”“好婆婆”“好党员”评选,举办重阳节、春节联欢等文化活动,组建盘鼓队、广场舞等文艺团体,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培育文明乡风,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从攻坚克难的服务保障重大项目建设工作,到和谐稳定的村庄环境;从日益完善的服务治理体系,到幸福洋溢的村民生活,栗门张村在党建引领下,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高效能治理之路。未来,栗门张村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凝聚各方力量,持续探索创新,向着更高质量的发展目标稳步迈进,书写基层治理的崭新篇章。(航空港党建)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