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学院艺术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开启首日支教

发布时间:2025-07-07 11:23:12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7月2日,九江学院艺术学院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在湖口县付垅村儿童之家开展首日支教活动。他们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阳腔为切入点,通过舞蹈与书法课程,让21名乡村儿童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队员们张贴“九江学院艺术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旗帜。徐房清供图

上午的课程以韵律舞《向快乐出发》为载体,志愿者叶露将青阳腔戏曲的经典身段元素巧妙融入现代舞蹈动作。在教学中,她重点指导孩子们学习“甩袖”的飘逸灵动和“云手”的圆润流畅。孩子们在欢快的音乐节奏中模仿练习,通过肢体语言初步体会了传统戏曲表演的独特韵味。“将戏曲动作融入舞蹈,是想让孩子们在动起来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接触和理解传统艺术的美感。”叶露在课后表示。

图为叶露带领孩子们学习舞蹈动作。徐房清供图

下午的书法课堂同样紧密围绕传统文化展开。志愿者劳瑞欣精心挑选了“戏”、“韵”、“雅”等与戏曲艺术息息相关的主题汉字作为教学内容。在指导孩子们执笔书写的同时,她同步解析了这些汉字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更为新颖的是,课程将戏曲服饰上的精美纹样引入教学,引导孩子们观察纹样的线条、结构与韵律感,并与书法中笔画的提按顿挫、章法布局进行对比,共同探讨两者在美学追求上的共通之处—均讲究和谐、对称、流动的线条美和深远的意境美。

劳瑞欣指导小朋友进行硬笔书法练习。徐房清供图

实践队队长梁津瑞介绍:“我们希望通过这种互动性强、孩子们易于接受的方式,在他们心中播下传统文化的种子。”活动现场,孩子们对新颖的教学形式表现出浓厚兴趣,积极参与互动练习。

图为小朋友正在练习硬笔书法。徐房清供图

据悉,本次教学活动是九江学院艺术学院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在付垅村为期10天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接下来,队员们还将继续探索更多创新形式,助力青阳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乡村儿童间的普及与传承。(撰稿人:梁津瑞)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