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学子赴中远海运深圳探寻海洋强国智慧脉动
发布时间:2025-07-07 11:23:12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2025年6月30日,集美大学轮机工程学院“庚”续深蓝实践队一行,怀揣着践行“交通强国”使命、献礼新时代的赤诚之心,奔赴改革开放前沿阵地深圳,深入航运业巨头——中远海运集团深圳分公司,开启了一场以“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为核心目标的深度交流学习之旅。此行旨在将青春脉搏融入国家海洋战略的宏伟蓝图,在行业一线解码深蓝梦想的实践密码。
重温领袖嘱托,凝聚奋进力量
上午9时,实践队抵达中远海运深圳分公司总部。在公司总经理周世辉的带领下,队员们走进企业展厅,通过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组组详实的数据图表,深入了解中远海运集团从“国轮担当”到“全球领航”的发展历程。
展厅内,实践队成员驻足于“一带一路”航线图前,直观感受中远海运作为全球航运“国家队”的责任担当。副总经理钟丁牙特别介绍了深圳分公司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枢纽作用:“我们不仅是物流通道的守护者,更是海洋强国战略的践行者。”这一席话让队员们深刻认识到,航运业既是经济命脉的“压舱石”,也是青年施展抱负的广阔舞台。
图为总经理周世辉带领实践队员。柏淇元供图
对话行业前沿,解锁发展密码
在随后的座谈会上,副总经理钟丁牙以“智能航运与绿色船舶的技术革命”为主题,为实践队带来一堂生动的行业课。他指出,当前全球航运业正经历“数字化、低碳化、智能化”的深刻变革,中远海运已率先布局新能源动力船舶研发,例如全球最大40万吨超大型矿砂船的LNG双燃料动力改造项目。“未来十年,谁能掌握绿色技术的制高点,谁就能引领行业发展。”钟丁牙的发言引发队员们的热烈讨论。
资源开发部主任范学敏则聚焦“企业需求与人才战略”,剖析了复合型人才的核心能力模型。他强调,新时代航运人才需兼具“专业硬实力”与“创新软技能”:“既要精通轮机工程、船舶管理等传统领域,又要具备数据分析、智能系统操作等跨界能力。”针对高校人才培养,他建议:“希望更多学生在校期间接触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同时加强跨文化沟通训练,以适应全球化工作场景。”
实践队队长、轮机工程学院本科生张胜利感慨道:“企业的需求清单,就是我们学习的‘导航图’。唯有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战略,才能真正成为经略海洋的栋梁之材。”
图为校企双方座谈会。柏淇元供图
科技赋能文化,传承与创新并重
“如何让航海文化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带着这一问题,实践队队员赵天乙提问了中远海运深圳分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祝晓峰,聆听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分享。祝晓峰详细介绍了企业运用AI、大数据活化航海文化的创新实践。例如,基于历史档案构建的“数字船员库”,不仅记录了历代海员的职业轨迹,更通过智能算法分析人才成长规律;利用大数据分析,企业精准捕捉员工兴趣点,定制推送融合航海传奇与当代使命的微课与互动内容。
“技术不是冰冷的工具,它是活化历史、连接情感、构建新时代航海叙事的金钥匙,”部长阐释道,“我们正致力于用新世代喜闻乐见的方式,将‘爱国、奋斗、开拓’的航海精神内核,编织进属于这个时代的、可触可感的航海文化新图景。”这种创新实践,为实践队思考如何在高校中运用科技力量弘扬嘉庚精神、传承蓝色基因提供了重要借鉴。
图为企业回答实践队队员的提问。张李潇供图
以青春之名,赴深蓝之约
当实践的航程驶向终点,集大学子心中升腾的深蓝梦想却迎来崭新的启航点。在中远海运这座矗立于改革开放潮头的行业灯塔指引下,他们对“海洋强国”、“交通强国”战略的认知从未如此清晰而炽热。智能技术的浪潮、绿色发展的呼唤、文化传承的使命、复合人才的挑战——这些时代赋予的命题,已深深烙印在这批未来“深蓝引擎”塑造者的心中。
图为中远海深圳分公司与实践队队员合影。张李潇供图
潮起东南,向海而生。从百年集美航海的历史港湾出发,“庚”续深蓝实践队的深圳之行,是一次思想的淬炼,一次视野的开拓,更是一次青春的宣誓。他们带走的,不仅是前沿的知识与行业的脉搏,更是投身于这片承载着民族复兴梦想的壮阔蓝海的坚定信念与澎湃力量。当青春智慧融入国家深蓝伟业,新一代航海人的征途,必将续写更加波澜壮阔的篇章。(赵天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