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师大外国语学院学子三下乡:解码保坪村振兴“花椒 +”路径

发布时间:2025-07-07 11:23:12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7月3日,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椒香承红韵,沃土育新篇”乡村振兴促进团来到了位于重庆市江津区先锋镇的保坪村。旨在通过亲身体验和深度调研,解码这个荣获“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全国重点花椒基地”称号的乡村是如何走出一条多业态融合的振兴新路。

"金链"焕新——青花椒锻造富民新引擎

作为“中国花椒之乡”的核心产区,保坪村1700多户村民几乎家家与花椒产业紧密相连。实践队员们深入花椒基地,亲手触摸饱满的青花椒颗粒,感受浓郁的椒香。在村里的加工坊,他们亲眼目睹了花椒如何从原料变成花椒酱、花椒油等特色产品。村民刘大姐一边演示制作流程,一边感慨:“以前花椒利润薄,现在村里教做深加工,光花椒酱一年就能多赚两万!”这实实在在的增收故事,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产业创新对提升附加值、助农增收的关键作用。在乡情馆中,队员们还发现了琳琅满目的花椒衍生品——花椒枕头、泡脚包、花椒酒等,这些产品彻底打破了花椒仅是调料的传统认知,让大家真切感受到产业创新带来的无限可能与蓬勃生机。一位队员在心得中写道:“‘小花椒’里藏着‘大文章’,深加工和创意开发是乡村产业突围的关键。”

“绿链”织景——庭院变身共富梦工场

在夯实花椒产业的同时,保坪村也大力发展庭院经济与生态旅游。队员们兴致勃勃地穿梭于村民精心打理的庭院:生机勃勃的小菜园、悠闲踱步的土鸡、飘香的农家咖啡馆、充满乡土气息的体验馆……在与村民的深入交谈中了解到这些“方寸之地”如何被盘活,从而带来旅游收入。这些丰富的体验让队员们真切感受到农文旅深度融合的魅力,也理解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保坪村的生动实践。看到如入户水泥路、垃圾分类点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村民脸上洋溢的笑容,队员们由衷感慨:“从‘穷山僻壤’到‘全国示范’,生态宜居与产业兴旺相辅相成,这才是可持续的振兴之路。”

保坪村的实践证明,产业是根基,生态是底色,融合是方向。对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乡村振兴促进团的成员而言,这次“三下乡”是一次田野里的生动实践课,更是一次刻下青春印记的探索之旅。队员们将积极探索如何发挥外语专长,讲好保坪村这样的中国乡村振兴故事,助力特色农产品和文化“走出去”。以青春之我,持续关注乡村发展,为讲好中国乡村振兴故事、服务国家战略贡献智慧与力量。

(文:冉芳瑜、陈玉飞、王君婷、陈峙屹)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