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营故事:从追光者到成为光——记建德市公安局梅城派出所副所长黄靖
发布时间:2025-07-07 11:23:0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人物简介:黄靖,男,1989年12月出生,浙江建德人,2012年11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任建德市公安局梅城派出所副所长、一级警长。从警十余载,他先后荣获杭州市公安局执法办案能手、“亚运安保之星”、执法办案岗位业务标兵、战“疫”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获嘉奖十余次。
在法治的浩瀚星河中,有人追逐光,有人成为光。黄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从“追光者”到“发光者”的华丽蜕变,用忠诚与担当在新时代法治征程上书写着属于警察的动人篇章。
光影流年:正义种子的萌芽
“眼睛瞪得像铜铃,射出闪电般的精明”,动画片《黑猫警长》宛如一颗明亮的启明星,成为黄靖踏上从警之路的启蒙之光。儿时的他,总是满怀憧憬地模仿剧中警长那英姿飒爽的模样,惩恶扬善的英雄形象如同一颗饱满的种子,深深地埋进他的心田。
小学时期,《重案六组》中警察抽丝剥茧破案的情节让他着迷。剧中那句“警察的字典里没有‘放弃’二字”成为他的座右铭,时刻激励着他不断前行。2008年,怀揣警察梦的黄靖以优异成绩考入浙江警察学院,四年淬炼为他插上理想的翅膀。
2012年,初入警营的黄靖被分配到刑侦岗位。面对错综复杂的案情,他白天跟着师傅跑现场,晚上啃专业书籍到深夜。为了熟练掌握勘查技术,他不厌其烦地反复模拟案发现场,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每一个案件的要点。正是凭借这股执着的“钻”劲,他迅速从一名青涩的“新手”成长为警队的“多面手”。在刑侦战线上,他主办刑事案件90余起,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100余名,为群众追赃挽损100余万元,接连荣获市级执法办案能手、业务标兵等诸多荣誉。
生命之光:用温度照亮黑暗
2015年的一次缉毒行动中,黄靖从一条拎包交易的细微线索入手,顺藤摸瓜锁定贩毒团伙。为固定证据,他不顾危险,在毒贩交易点漆黑的楼道里蹲守整夜,最终将嫌疑人当场擒获。该案因侦破过程缜密,被评为杭州市经典案例。
然而,案件背后却藏着一段心酸的故事:两名主犯是一对夫妻,他们家中还有一个仅八个月大的婴儿无人照料。黄靖主动承担起照顾孩子的责任,他四处奔走,辗转联系到主犯的养父母。交接那天,他精心挑选了奶粉和玩具,轻轻为孩子擦去脸上的泪痕。“宝宝会平安长大”他将孩子的照片带给服刑的母亲,用温情鼓励她积极改造。
“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光走出黑暗。”泰戈尔的诗句被黄靖写在办案笔记扉页。他说:“执法要有力度,更要有温度。有时候一份善意,能改写一个人的人生轨迹。”
灯塔行动:守护青春向阳生长
“黄所,球场有人要打群架!”今年五一,黄靖接到曾帮教过的学生小陈(化名)的紧急求助。他立即调度警力赶赴现场,成功化解了一场因篮球场争执引发的冲突。而报警的小陈,半年前还是派出所的“常客”。
当时的小陈因打架被带到派出所,始终倔强地沉默。黄靖没有进行空洞的说教,而是递上热奶茶和面包,像朋友般聊起篮球和游戏。三小时的倾心谈心让小陈终于卸下心防:“其实我就是想被看见……”此后,黄靖成了小陈的“树洞”,一次次地谈心记录着少年从叛逆到担当的成长。
这样的转变催生了“尚贤灯塔行动”。2025年3月,梅城派出所联合辖区中学启动这项警校共育计划,黄靖担任项目负责人。行动独创“七个一”工程:一堂互动法治课、一场励志电影沙龙、一次警营开放日、一场模拟法庭、一封写给未来的信……通过沉浸式体验,让法治意识如灯塔般照亮青春航向。
学生小林(化名)曾是老师眼中的“问题少年”,沉迷足球荒废学业。黄靖发现后,主动陪他聊足球,在绿茵场上用梅西的成长故事点拨:“真正的球星不仅靠天赋,更靠自律。”如今的小林不仅带领校队夺冠,成绩也跃居班级中上游。
“教育不是雕刻,而是唤醒。”黄靖常对团队说,“我们要做的不是给孩子贴标签,而是帮他们发现生命的无限可能。”目前,“灯塔行动”正帮助37名青少年积极转变。
从崇拜黑猫警长的懵懂男孩,到成为孩子们心中的“灯塔叔叔”,黄靖用十二年的光阴完成了从“追光”到“发光”的跨越。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新时代警察的缩影:既有铁腕执法的刚硬锋芒,又有春风化雨的柔情蜜意;既能守护万家灯火的安宁,也愿成为那束照亮迷途的温暖光芒。正如他办公室墙上那幅字所写——“光之所至,暗夜终有破晓时”。(浙江省建德市梅城派出所:谢苗苗、供稿:黄顺永)